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231)
-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秀丽郭跃先刘朋赵爽刘飞飞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型钙通道Cav3.2在紫杉醇致神经痛觉过敏中的调制作用
- 2015年
- 背景 Cav3.2是T型钙通道的一种亚型,在脊髓背根神经节中分布广泛.研究表明:低电压激活的T型钙离子(Ca2+)通道参与神经病理痛的形成.Car3.2在慢性疼痛,尤其是在化疗药紫杉醇诱发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目的 阐明T型钙通道Cav3.2在紫杉醇诱发神经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内容 就Car3.2的电生理特性、参与疼痛的可能机制、与不同疼痛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趋向 T型钙通道Cav3.2亚型在痛觉过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了解Cav3.2的生理作用,阐明其参与紫杉醇诱发的痛觉过敏的可能机制,可为化疗药所致痛觉过敏的防治提供思路.
- 李昭王秀丽
- 关键词:T型钙通道紫杉醇痛觉过敏
- 紫杉醇对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通过给予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SN50)及其上游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s)抑制剂(SB203580),观察紫杉醇对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受体)表达影响及p38MAPKs/NF-κB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原代培养5d、浓度为1 ×109/L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10 μmol/L SB203580处理组(SB组)、53 mg/LSN50处理组(SN组)、1μmol/L紫杉醇处理组(N组)、10 μmol/L SB203580+1μmol/L紫杉醇处理组(SB+N组)、53 mg/L SN50+1μmol/L紫杉醇处理组(SN +N组),培养时间为24 h,观察6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早期凋亡率、NF-κB及GABAB受体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N、SB +N和SN+N组海马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分枝均有所减少,而SB组及SN组的神经元形态结构基本正常.N、SB +N和SN+N组的海马神经元GABAB受体表达与NF-κB蛋白表达及早期凋亡率变化一致:与C组比较,N、SB+N和SN +N组的NF-κB蛋白(N组:3.452±0.654;SB +N组:1.729±0.461;SN+N组:1.604±0.361)、早期凋亡率[N组:(49.16±3.12)%;SB +N组:(31.18±3.02)%;SN +N组:(28.47±3.75)%]及GABAB受体表达(N组:0.381 ±0.014;SB +N组:0.243 ±0.013;SN+ N:0.268 ±0.027)均明显增高(P<0.05),SN组的NF-κB蛋白、早期凋亡率及GABAB受体表达则均显著降低(P<0.05),而SB组的GABAB受体表达及早期凋亡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N组比较,其余5组海马神经元NF-κB蛋白表达、早期凋亡率及GABAB受体均显著降低(P<0.05),但与SB组或SN组比较,SB +N组与SN +N组NF-κB蛋白、早期凋亡率及GABAB受体表达的增高幅度明显减少(P<0.05).而SB组与SN组,SB +N组与SN +N组比较,上述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可通过上调NF-κB蛋白诱发海马神经元凋亡及GABAB受体表达增多,阻断NF-κB通路可下调GABAB�
- 赵爽李昭王秀丽刘飞飞刘朋郭跃先
- 关键词:紫杉醇海马神经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
- G蛋白门控的内向整流钾通道与化疗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背景化疗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简称化疗痛)的发生及其作用机制十分复杂,随着膜片钳技术的进步,G蛋白门控的内向整流钾(Gprotein gated inwardly rectifyingK,GIRK)通道在化疗痛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目的阐明GIRK通道在化疗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内容系统地阐述GIRK通道的生理特性、与G蛋白耦联受体的联系及其参与化疗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趋向鉴于GIRK通道在化疗痛中所起的作用,对GIRK通道的深入研究可为化疗痛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陈欢王秀丽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G蛋白耦联受体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代谢综合征大鼠和糖尿病大鼠膀胱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观察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的镜下结构变化,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膀胱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1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代谢综合征组7只(高脂饲料喂养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2型糖尿病组7只(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16周后取3组大鼠的膀胱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1在3组大鼠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光镜下可见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黏膜下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肌束排列松散,结构紊乱,肌束之间间隙增宽,肌束间血管扩张充血,逼尿肌细胞肥大明显,形态不一.代谢综合征组亦表现以上趋势,而正常组无以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GF-1蛋白在2型糖尿病组膀胱(0.212±0.032)中的表达同代谢综合征组(0.314±0.018)及正常组(0.336±0.011)两两比较明显下降(P<0.05),代谢综合征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能够使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发生改变,可能最终导致糖尿病膀胱病变,IGF-1在代谢综合征大鼠膀胱组织中表达无明显下降;2型糖尿病能够造成糖尿病膀胱病变,2型糖尿病状态下,IGF-1在膀胱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
- 吴国柱杨士杰蒋玉清王秀丽郭跃先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膀胱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紫杉醇诱发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
- 2016年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 kinase,ERK)是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介导多种信号的胞内转导。糖尿病、神经损伤、化疗药物等引发的神经痛及炎性痛的发生发展都与ERK的磷酸化增加有关,继而认为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也与ERK活化密切相关。这一新的发现为临床治疗紫杉醇诱发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ERK的基本特性、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可能机制及ERK参与其形成的可能机制以及影响ERK发挥作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李蕊王秀丽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紫杉醇神经痛
- 白藜芦醇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影响及其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痛的影响,并探讨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体重180~200 g),鞘内置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单纯紫杉醇组(P组);Res预处理+紫杉醇组(R+P组);LY294002(PI3K抑制剂)+Res预处理+紫杉醇组(LY+R+P组);Res对照组(R组);正常对照组(C组)。第1、3、5、7天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第2、4、6、8、10、12、14天的相同时点鞘内注射LY294002 2.5 μg/10 μl或腹腔注射Res 40 mg/kg,其中LY294002是在给予Res 1 h前完成。5组大鼠分别于腹腔给予紫杉醇给药前1天(T0)、给药后第8天(T1)、给药后第14天(T2)测定50%机械缩足阈值(PWT),第15天快速取纹状体,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纹状体内磷酸化Akt(p-Akt)、总Akt(t-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在T1、T2时点,与C组比较,P组和LY+R+P组PWT降低(P=0.000、0.000);与P组比较,R+P组PWT升高(P=0.000)。透射电镜下可见P组和LY+R+P组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等改变,而R+P组线粒体损伤减轻。与C组p-Akt蛋白表达量(0.42±0.03)比较,R组表达(0.53±0.05)上调(P=0.000),P组(0.28±0.01)、R+P组(0.36±0.04)和LY+R+P组(0.21±0.03)表达下调(P=0.000、0.019、0.000);与R组p-Akt蛋白表达量比较,P、R+P、LY+R+P组的表达均下调(P=0.000、0.000、0.000);与P组p-Akt蛋白表达比较,R+P组的表达上调(P=0.002),而LY+R+P组的表达下调(P=0.006),5组t-Akt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551)。结论Res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纹状体内线粒体损伤,预防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 陈欢李昭赵爽刘朋刘飞飞李蕊郭跃先王秀丽
- 关键词:紫杉醇神经病理性疼痛白藜芦醇线粒体
- 紫杉醇诱发痛大鼠脊髓背角超极化活化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的表达及其与γ-氨基丁酸B型受体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超极化活化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HCN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的关系。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69周龄,体重180~220 g。于实验开始第1、3、5、7 d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制备神经痛模型,行鞘内置管术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0):紫杉醇模型组(P组),紫杉醇模型+生理盐水组(N组),紫杉醇模型+慢病毒空载体组(BV组),紫杉醇模型+HCN4通道慢病毒组(H组),紫杉醇模型+ZD7288组(I组),10只同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紫杉醇后15 d鞘内注射药物20 μl:N组注射生理盐水,BV组注射慢病毒空载体(1×108 TU/ml),H组注射HCN4通道慢病毒(1×108 TU/ml)。腹腔注射紫杉醇后21 d鞘内注射药物20 μl:I组注射HCN4通道抑制剂ZD7288(30 μg)。腹腔注射紫杉醇前1 d(T0)、注射后第14天(T1)、第21天(T2)时点分别测定50%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T2时点取脊髓背角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HCN4通道和GABAB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测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T0时点[(15.4±2.7)、(14.8±2.1)、(14.6±2.1)、(14.2±2.2)、(15.2±2.1) g]比较,P组、N组、BV组、H组、I组T1时[(4.8±1.3)、(4.7±1.5)、(4.8±1.1)、(5.0±1.3)、(4.8±1.3) g] MWT均降低(t=11.326、12.177、12.932、11.298、13.4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1时点比较,H组、I组T2时点[(9.9±1.0)、(10.3±1.5) g]MWT均升高(t=9.389、9.0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14.4±2.6) g]比较,T1时点P组、N组、BV组、H组、I组MWT均降低(t=10.394、10.009、10.537、10.117、10.3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组[(5.2±1.7) g]比较,T2时点H组和I组[(9.9±1.0)、(10.3±1.5) g]MWT均升高(t=7.440、7.212,P<0.05),差异�
- 田晓琳郭跃先刘朋李昭刘欣赵爽王秀丽王贵英
- 关键词:紫杉醇神经痛慢病毒感染
- 止血带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背景随着止血带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不良反应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目的对止血带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内容介绍止血带的种类、应用范围及引发各种止血带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对止血带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综述。趋向了解止血带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减少止血带相关损伤。
- 王明洁王秀丽
- 关键词:止血带
-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海马核因子-κB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利用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剂(SN50),观察GABAB受体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海马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60~180g,采用腹腔注射紫杉醇的方法制备大鼠紫杉醇诱发神经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40只[机械缩足阈值(MWT)〈6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鞘内给药(共20μl)的不同分为4组(n=10):紫杉醇对照组(D1组):生理盐水10μl+生理盐水10μl;巴氯芬组(D2组):巴氯芬0.5μg/10μl+生理盐水10μl;SN50组(D3)组:SN50200ng/10Ixl+生理盐水10μl;SN50+巴氯芬组(D4)组:SN50200ng/10μl+巴氯芬0.5μg/10μl。另取10只同周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鞘内置管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生理盐水10μl。5组大鼠于腹腔给药后第14天(T1)、鞘内给药前(12)、鞘内给药后120rain(T3)分别测定大鼠50%MWT,然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GABABl受体、NF—κBp65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d(TNF.仪)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D4组MWT在Tl[D1组:(5.73±0.89)g;D2组:(5.02±0.75)g;D3组:(5.35±1.04)g;IN组:(5.21±1.18)g]、T2时点[(D1组:(5.16±1.14)g;1)2组:(5.56±1.26)g;D3组:(5.61±1.56)g;D4组:(5.05±1.35)g]降低(P〈0.05),D1组GABABl受体蛋白(0.58±0.12)表达下降,NF—κBp65(1.27±0.09)、炎性因子IL-1β(1.52±0.16)及TNF-α蛋白(1.33±0.07)表达上调(P〈0.05);与T1时点比较,D2组、D3组及D4组MWT[D2组:(9.54±0.78)g;D3组:(8.11±0.75)g;IN组:(11.15±0.65)g]在,13时点升高(P〈0.05];与D1组比较,D2、D3组及D4组MWT[D2组:
- 李昭赵爽王秀丽刘飞飞杨淑红石娜郭跃先
- 关键词:紫杉醇神经痛核因子-ΚB
- 胰岛素生长因子-1mRNA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技术检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mRNA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治疗组10只。糖尿病组、治疗组大鼠按6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2h后测空腹尾静脉血葡萄糖浓度,血糖浓度〉16.7mmol/L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治疗组SD大鼠给予皮下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3.9~10.0mmol/L。8周后取大鼠膀胱,提取RNA后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IGF-1 mRNA的△Ct值。结果糖尿病组IGF-1mRNA△Ct值为6.141±0.916,正常对照组为4.018±0.491,治疗组为4.922±0.788。ACt值越低,实际拷贝数越高,基因表达量越高。IGF-1 mRNA在糖尿病组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经胰岛素治疗后可上升(P〈0.05)。结论IGF-1 mRNA在糖尿病大鼠膀胱中表达明显下调;经胰岛素治疗后,IGF-1 mRNA在糖尿病大鼠膀胱中的表达升高。
- 蒋玉清孙海滨王秀丽郭跃先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