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K-2010-59)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5
- 相关作者:梁永林李金田刘稼李应存王燕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象势思维在中医临床疗效判定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医药治疗疾病取得疗效作用机制与西药治疗疾病取得疗效的机制不同。中医在"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恢复稳态"等理论指导下,判断临床疗效坚持的是"整体观念""动态分析"等原则,所以非常重视疾病过程中,用药治疗后生命出现的反应,即正邪斗争产生的象和势;而现代医学则在"细菌感染""指标升高""痛苦加重"等症状体征限定下,判定临床疗效依靠的是化验检查,坚持的是"细菌清除""指标下降""痛苦减轻"等标准。完全采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检查、化验手段作为判定中医药取得疗效与否的标准是值得商榷的。古代医家没有依靠现代医学检查来判断临床疗效,其精准疗效判断的重要标准是很好地运用了象势思维。文章分析了象势思维的特征,探讨了象势思维在临床疗效判定中的运用,指出了运用象势思维可以客观认识人体本能反应,意在为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 吕学武田文景朱向东王燕梁永林
- 关键词:中医临床疗效判定
- “神”字源于太极图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文化寻根,认为"神"字为太极图的文字语言,而太极图源于太阳崇拜背景下对太阳运动立竿测影的实测图形,蕴含着天地阴阳四时变化之理,从而揭开"神"的神秘面纱,为中医治神调神提供了理论依据。
- 梁永林
- 关键词:太极图
-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组方思想对五输穴配穴的启示——五脏五输穴配伍法则新思路被引量:11
- 2012年
- 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将五行互藏理论引入针灸五输穴之中,从汤液经法图组方思想的角度形成了五脏五输穴组成的大小补泻方,为深入理解和临床广泛应用五输穴提供理论参考。
- 梁永林刘稼李金田李应存
- 关键词:组方思想五行互藏五输穴
- 敦煌遗书《辅行诀》大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泻汤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大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了;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 梁永林李金田刘稼李应存
- 关键词:辅行诀五行互藏数术
- 从中医思维角度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被引量:14
- 2013年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模式的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中医思维应该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基石。文章从思维的角度提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应该运用中医的原创思维,认为"正向思维"是西医、中医判定临床疗效的主要依据,"反向思维"是中医判断临床疗效的重要思维,并从取象思维角度探索了中医临床疗效判定主要根据是医患共同体察病人的七种能力、医患共同勘对五种生命条件、医患共同检验精、气、神三宝。
- 朱向东梁永林王燕
- 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互藏五味被引量:9
- 2012年
- 五行互藏、五脏互藏理论是五行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相关论述的启发下,提出了五脏互藏五味理论,以期解决中药理论中的归经问题及用其能较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 梁永林刘稼李金田李应存
- 关键词:五行互藏
- 《辅行诀》组方思想对五输穴配穴的启示——六腑五输穴配伍法则新发现
- 2011年
- 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将五行互藏理论引入针灸五输穴之中,从汤液经法图组方思想的角度形成了六腑五输穴组成的大小补泻方,为深入理解和临床广泛应用五输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稼梁永林李金田李应存
- 关键词:辅行诀五行互藏五输穴
- 敦煌遗书《辅行诀》小补泻汤数术思想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小补泻汤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小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 刘稼梁永林李金田李应存
- 关键词:辅行诀五行互藏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