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246)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智崇李朝阳王晓然万鹏霞张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兔模型的建立及对比研究
- 2012年
- 背景理想的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是研究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机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比较各种建立兔高危角膜移植排斥模型方法的临床特点,探索合适的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45只新西兰白兔作为角膜移植受体,并按照造模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缝线组、碱烧伤组和异种移植组,每组15只。分别用在角膜4个象限各间断缝1根5_0丝线法和1mol/LNaOH碱烧伤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再建立兔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另一组以猫角膜为供体,建立猫一兔异种角膜移植模型。于第2周和第4周观察植片的组织学情况,对3个组角膜植片裂隙灯下观察植片排斥反应、炎症和新生血管,对植片水肿程度及炎症指数(IF)进行评分,根据角膜混浊、水肿及新生血管合计值计算排斥指数(RI)。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植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缝线组、碱烧伤组和异种移植组分别有14、15、15只兔完成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2周,3个组IF中位数分别为0.556、0.778、0.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736,P=0.000),异种移植组IF值低于缝线组和碱烧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41、3.993,P=0.000),缝线组IF值低于碱烧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8,P=0.000)。术后2周,3个组RI中位数分别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432,P=0.000),异种移植组RI高于缝线组而低于碱烧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73,P=0.018;Z=3.936,P=0.000),缝线组RI低于碱烧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9,P=0.000)。3个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17.9±2.0)、(13.4±2.4)、(15.5±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74,P=0.001)。异种移植组的新生血管面积均低于缝线组和碱烧伤组(P〈0.
- 李乃洋王晓然万鹏霞黄明海武征梁轩伟刘颖葛坚王智崇
- 关键词:高危排斥反应异种移植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兔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和血管新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兔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兔角膜上皮损伤及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5眼):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速高捷组)、rhEGF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术后1 d开始分别滴速高捷、rhEGF和生理盐水,每天4次,观察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新生血管面积变化。结果术后1 d,rhEGF组、速高捷组与NS组角膜上皮愈合率分别为(51.83±8.87)%、(39.35±6.92)%、(43.32±5.4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5,P=0.012),rhEGF组角膜上皮愈合率高于速高捷组(P=0.004)和NS组(P=0.041)。术后2 d、3 d,三组间角膜上皮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8 d,速高捷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58.27±5.42)mm2小于rhEGF组(79.98±8.63)mm2和NS组(77.16±12.59)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8)。术后8 d、12 d、15 d和21 d,三组间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hEGF早期(2 d内)较速高捷促进兔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明显,rhEGF和速高捷促进角膜新生血管作用不明显。
- 吴伟李朝阳王智崇陆晓和符敏
- 关键词:角膜损伤愈合新生血管
- 氯替泼诺治疗干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 观察局部使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在治疗中度干眼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我院门诊按照国际干眼症研究组(DEWS)标准分级为2及3级干眼病患者34例(68只眼),按级分层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只眼(氯替泼诺组)、对照组30只眼(环孢素A组),分别予以0.5%氯替泼诺滴眼液或1%环孢素A滴眼液(2次/d)以及0.2%卡波姆眼用凝胶(4~6次/d)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眼表炎症体征、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SⅠt)及眼压,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行结膜印迹细胞检测.各项指标比较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治疗2周后,氯替泼诺组与环孢素A组患者症状评分均值明显降低(14.7±3.4、21.9 ±5.2),较治疗前(37.2±5.6、3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3.63; P<0.01).治疗4周后两组眼表炎症体征均减轻,FL评分均值为4.5±1.6和4.8±1.7、较治疗前(6.9±3.2、7.6±2.4)明显降低.治疗8周后氯替泼诺组与环孢霉素组的杯状细胞平均密度分别由(181.2±16.1)和(179.4±17.5)个/mm2增至(348.6±22.5)和(360.4±27.8)个/mm2,平均BUT均较治疗前延长(t=16.9,16.3;P <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Ⅰt及NCT均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6,P>0.05).结论 局部使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干眼病安全有效.
- 万鹏霞王晓然宋亦悦李朝阳段虎成张伟刘钊王智崇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雄二烯类干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