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A010198)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晓华周鸣鸣龚玉周鸣鸣贾连伟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 高校写作教师宜非专职化——北大中文系不开设写作课思考之二
- 2004年
- 本文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学识人格魅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深刻影响,讨论大学写作教师宜非专职化,提出“审美化写作”,以更加适应21世纪的要求。
- 李晓华
- 关键词:知识传授写作教学
- 艺术修养和形象思维对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访我国参加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的化学教授沈致隆被引量:3
- 2006年
- 贾连伟龚玉周鸣鸣
- 关键词:化学教学形象思维艺术修养艺术教育
- 论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被引量:13
- 2004年
- 审美化德育模式就是以道德教育的超越理念为哲学基础 ,以实现道德自由为宗旨 ,以德育美的建立为目标 ,去提升德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 ,使道德教育在对人生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过程中完成。
- 周鸣鸣
- 关键词:审美化德育模式
- 王国维的教育活动对当前教育与职业的启示
- 2008年
-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王国维教育观尤其是职业观、事业观所论甚少。笔者认为,王国维早期的家庭与私塾教育,保护了学习的自由兴趣,完成了通识文化的陶冶,养成了学术精神的独立;1898-1907年的半工半读及独学时代,所显示职业与学业的尖锐矛盾与相互补益是成就其大学问大事业的坚实基础;王国维的著述中有着较为系统的教育观、职业观与事业观。对今天的教育与职业极有启示意义。
- 李晓华
- 关键词:教育
- 《化学美育》课程建构的创新与教学实践
- <正>传统的以学科划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局限于以学科知识结构为界,孤立地去认识事物和世界的思维方式,使学科知识的学习失去了与世界的广泛联系和生命的活力,学生也由此
- 周鸣鸣
-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 文献传递
- 党课审美化模式建构的探索被引量:2
- 2006年
- 党课审美化教育模式是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为核心,将审美化教学原理运用于党课 教育之中,对党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环境、评价进行审美转化,是美学精神对党课 建设的深层借鉴,意在克服党课教育中工具理性的弊端,以求取得提高党课教育质量的实质性进展。
- 周鸣鸣
- 关键词:党课
- 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审美人生——访著名高分子化学家胡亚东被引量:1
- 2006年
- 周鸣鸣贾连伟龚玉
-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
- 研究网络文化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
- 2005年
- 网络文化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文化形态的特性,网络文化的特性使网络用户作为主体参与网络活动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主体的特点。大学生是网络文化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研究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互动关系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 冯沈萍
-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功利主义写作症侯”分析及应对策略——北大中文系不开设写作课启示之三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从20多年来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症侯”的各种表现入手,指出写作教学面临的危机,借鉴北京大学对功利主义的消解策略,提出审美化写作和审美教育的理念。
- 李晓华
- 关键词:审美教育
- 《化学美育》课程学生作业资源开发的创新与实践
- <正>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一个十分重要但又是很薄弱的环节。本文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论述了学生资源开发的意义;《化学美育》课程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与框架以及
- 周鸣鸣任毅华张睿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