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50007)
-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晓萍刘德鹏光映炯李鑫刘倩倩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旅游“仪式”观下的旅游活动安全问题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被引量:6
- 2010年
- 以"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节为例,从旅游人类学、旅游心理学和旅游安全学等角度,分析了旅游活动当中由于有些游客的情绪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形成的反差而可能导致的旅游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
- 张晓萍刘倩倩
- 关键词:泼水节
-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被引量:27
- 2010年
- 在旅游场景中,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节日文化内涵与传承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泼水节"和"旅游"之间有着"仪式"功能上的契合,"泼水节"被旅游开发和打造可以看作再一次的"传统的发明"。民族文化通过民族节日在"舞台真实"的展演中传承着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且以旅游开发催生的"文化再生产"的形式进行着传承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大众也参与到这场现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中;现代大众传媒则从各个方面改变和型塑着现代民族文化的风格与模式。
- 光映炯张晓萍
- 关键词:舞台真实文化再生产传承机制
- 民族旅游仪式展演及其市场化运作的思考——以云南德宏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为例被引量:9
- 2010年
- 节日,特别是带有民族宗教的节日,往往通过仪式的表演来体现其文化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载体。在旅游开发中,民族节日中的仪式展演是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对象,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目瑙纵歌"节作为景颇族最隆重的节日,其仪式展演包含了景颇族众多的文化元素,为了使"目瑙纵歌"节更好地体现其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体验的需求,同时避免节日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失色,有必要了解该节日的文化特质,并提出市场化运作的思考和建议,赋予该节日以经济的属性,从而使该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得到传承与保护。同时也可以对类似民族节日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张晓萍刘德鹏
- 关键词:节日文化市场化运作
- 旅游产业开发与旅游化生存——以大理白族绕三灵节日开发为例被引量:12
- 2009年
-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模式。本文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白族绕三灵为例,探讨遗产类节日开发的路径,并在实地、实时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绕三灵节日开发的条件,提出以舞台化生存和生活化生存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化生存为可取之道。旅游化生存以旅游发展为平台,将旅游与文化产业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旅游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旅游化生存下得到激励与推动。
- 张晓萍李鑫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
- 后现代旅游背景下古镇旅游的真实性创造——以云南省楚雄州彝人古镇为例被引量:9
- 2009年
- 近代旅游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休闲与文化等精神性旅游需求为特征的旅游者不断涌现,传统旅游资源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以彝人古镇为例,模仿式旅游资源随之应运而生。尽管学者们对旅游古镇的研究已经司空见惯,不论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视角,都具有多样性,但是,模仿式古镇已经超出了传统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原真性范畴,从真实性视角对模仿式古镇进行研究成了一个新颖而深刻的问题;彝人古镇是模仿式的、没有原生文化系统的、却以彝族文化为依托的创造性景观,尽管不是真实的传统古镇,却给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可见,真实性是可以创造的,但只有遵循传统文化内涵的创造,才能更好地发挥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传播作用。
- 刘德鹏张晓萍
- 关键词:旅游真实性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