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28)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季荣杨洪升原惠王婷李典谟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蝗虫
  • 2篇蝗虫发生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东亚飞蝗
  • 1篇多态性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空间
  • 1篇土壤空间变异
  • 1篇气温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布

机构

  • 6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新疆农业职业...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6篇季荣
  • 3篇原惠
  • 3篇杨洪升
  • 2篇谢宝瑜
  • 2篇李典谟
  • 2篇曾献春
  • 2篇王婷
  • 1篇熊玲
  • 1篇李哲
  • 1篇葛风伟
  • 1篇王小平
  • 1篇牟贵平

传媒

  • 3篇昆虫知识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大港湿地飞蝗种群分布与芦苇空间格局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GIS平台下研究南大港湿地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的空间格局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飞蝗、芦苇种群均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变异函数曲线都为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502m和814m。其次,飞蝗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域内芦苇长势较差(30-70棵.m^-2)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块,而在长势较好的西部(〉120棵.m^-2)、南部(70-120棵.m^-2)和极差的北部(〈30棵.m^-2)几乎没有蝗虫的分布,且蝗虫种群数量与芦苇密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季荣谢宝瑜李典谟原惠杨洪升
关键词:地统计学东亚飞蝗芦苇
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被引量:9
2007年
以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L.)为研究材料,利用改良的SDS法提取高质量的DNA,分别测试了dNTP浓度、镁离子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模板DNA的量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通过各因子的组合比较,建立了西伯利亚蝗RAPD优化体系:25μLPCR反应体系,10×buffer2·5μL;dNTP0·24mmol/L;MgCl22·0mmol/L;Taq DNA聚合酶1U;DNA模板45ng;引物30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1min45s、94℃变性30s、35℃退火1min30s、72℃延伸2min,45个循环、72℃延伸10min。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反应条件进行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分析,实验有着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葛风伟季荣曾献春王婷王小平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组DNA
气象因子对北疆地区蝗虫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9
2007年
选取位于北疆东、西和西北部的3个典型蝗区,即哈密、伊犁和塔城为研究区域,采用合成分析和距平分析方法,研究温度和降水对3个不同地区蝗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蝗灾发生严重年份与一般年份的月均温度和月降水有显著差异。(2)蝗虫严重发生的年份,产卵期间(上一年7~8月)的平均气温偏高。(3)塔城和哈密地区,冬季气温较高,孵化期(5~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蝗灾的发生,而伊犁地区蝗虫大发生年份与常年比较,冬季和孵化期(5月)的气温偏低。
杨洪升季荣熊玲原惠
关键词:蝗灾气温降水
新疆蝗虫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及长期预测被引量:15
2008年
对1952—2005年新疆蝗虫的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74项特征指标值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蝗虫发生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筛选确定了北非副热带高压、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冷空气、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印缅槽等与蝗虫发生面积相关的关键指标。其中,北非副热带高压对新疆蝗虫发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4—6月的降雨量,从而影响蝗卵孵化、蝗蝻的发育及蝗虫的发生。将筛选出的39个大气环流特征因子作为预报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得出拟合较好的4个预测模型。研究结果为蝗灾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杨洪升季荣王婷
关键词:大气环流蝗虫发生
基于沿海蝗区飞蝗卵块分布格局的土壤空间异质性被引量:9
2007年
以沿海蝗区南大港水库为研究区域,通过连续2a野外450m,50m规则栅格取样,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GIS平台下,分析东亚飞蝗卵块分布格局与土壤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飞蝗卵块呈斑块、聚集分布,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自相关范围为390m,且主要分布在南大港水库的中部和东部,少数分布在南部,而在西部和北部地块几乎没有卵的分布。(2)研究区域内土壤含盐量和5cm含水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总空间异质性的76.15%、78.04%,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594m,621m,土壤有机质和pH值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分别为61.85%和57.19%,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1014m,1368m。(3)研究区域内卵块主要集中在土壤含盐量较低(〈1.9%)、含水量适中(10.1%~29.9%)的中部和东部地块,而在土壤含水量较高(〉30%)的西部和盐分过重(〉3%)的北部几乎没有卵块的分布。即在一定程度上,蝗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空间异质决定了飞蝗卵块的空间分布特点。(4)卵块和土壤理化特性的空间格局图不仅为野外抽样调查、蝗灾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蝗区环境改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季荣李典谟谢宝瑜李哲原惠
关键词:土壤空间变异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
巴里坤草原西伯利亚蝗虫肠道内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被引量:3
2007年
从采集到的新疆巴里坤草原西伯利亚蝗虫活体标本肠道内分离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常规方法分离肠道菌;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CMC-Na)改良培养基初筛分解纤维素菌株,选取透明水解圈较大的菌株测其纤维素酶活力进行复筛;利用VITEK-32生化鉴定仪(法国梅里埃公司)对复筛菌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CMC-Na)培养基作为初筛培养基效果较好,初筛到30株菌,选取水解圈较大的10株菌进行复筛,复筛得到4株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初步鉴定其中一株菌可能是干燥棒杆菌;另一株菌可能是耳葡萄球菌,两株菌未鉴定出。
曾献春季荣牟贵平
关键词:肠道菌纤维素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