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521)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静赵玉曹平邓蓉蓉张丽丽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狼疮性肾炎肾脏复发早期预警措施及治疗被引量:5
- 2015年
-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且LN患者肾脏复发率高,病情容易进展,人、肾预后恶劣,但对此类患者缺乏早期预警的措施。以下将对预警LN肾脏复发的措施及其治疗做一综述。1肾脏复发率对LN预后不良的影响尽管近年来基于LN发病机制的个体化治疗,使LN的疗效不断提高,LN患者的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但是,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
- 漆媛媛王静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复发
- 肾脏复发的IV型狼疮肾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2015年
- 狼疮肾炎(LN)患者肾脏复发(renalflare)非常常见,是导致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5年来IV型LN肾脏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肾脏复发的发生率、复发时间、复发时的临床表现、复发前后的诱导治疗及维持期治疗、预后及风险因素,加强同行们对LN肾脏复发的认识。
- 漆媛媛马丽陈雪萍邓蓉蓉张丽丽赵玉王娟利宁雅娴王静
- 关键词:复发时间预后分析肾脏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狼疮肾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分子在狼疮肾炎(LN)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LN患者18例作为LN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9名作为对照组。给予LN组激素和(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无特殊治疗。LN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后,其中治疗有效8例,治疗无效10例。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Wnt1、β-catenin、DKK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nt1、β-catenin、DKK1 mRNA的表达。结果 LN组患者与对照组Wnt1、β-catenin、DKK1及血清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LN组治疗无效患者血清中β-catenin表达高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分子有望成为监测LN治疗无效的指标。
- 马潇张育榕漆媛媛马丽陈雪萍王静
-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狼疮肾炎分子标志物
- 影响Ⅳ型狼疮肾炎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寻找目前常规治疗方案下,造成Ⅳ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治疗无效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经肾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Ⅳ型LN,经过激素及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198例,按照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48例)和无效组(50例),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SLE病程、LN病程),临床表现(面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血管炎、皮肤紫癫、雷诺征、口腔溃疡、发热、关节痛、浆膜腔积液、脱发、外周神经炎、淋巴结炎、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肉眼血尿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白蛋白、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Sm,SSA,SSB,抗核糖体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病理学指标(袢坏死、白金耳、袢血栓、球形硬化比例、节段硬化比例、新月体比例、纤维性比例、间质急性病变、间质慢性病变、间质细胞浸润、膜性病变等),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各个方面分析组间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筛选影响Ⅳ型LN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其独立风险因素。结果资料完整且规律随访的Ⅳ型LN患者共198例,无效组50例(占25.25%),有效组148例(占74.75%),2组诱导期治疗方案(单用激素,激素分别联合环磷酰胺、雷酚酸酯、FK506、环孢霉素A等)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探究在常用治疗方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下影响其疗效的风险因素发现,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光过敏、肾功能异常、中等量蛋白尿、抗核糖体蛋白抗体阳性比例、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慢性化指数(chronicity index,CI)、肾间质慢性化程度、肾间质细胞浸润程度及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on inflammatory necrotizing vasculopathy,NNV)比例明显增�
- 张育榕漆媛媛马潇孟瑞霞杨艳王静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
- 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及瓣状内切核酸酶1基因变异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及瓣状内切核酸酶1(Fen1)基因变异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收集30例LN患者肾穿刺组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探讨LN病理分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评分2000(SLEDAI2000)与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的关系;其次,收集50例LN患者,25例健康者,20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全血基因组DNA柱式试剂盒提取DNA,筑巢PCR扩增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扩增后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基因数据库中人Fen1基因进行比较,计算突变位点频率,比较LN患者、胃癌患者、健康者Fen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所有患者肾组织凋亡检测均为阳性,凋亡细胞在肾小球及肾小管均呈散在分布,SLEDAI与其AI呈正相关(r=0.39,P<0.05)。根据ISN/RPS2003制定的病理分型标准,30例LN患者中,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多(40.00%),其次为Ⅱ型(26.67%),Ⅲ型16.67%,Ⅴ型13.33%,Ⅵ型3.33%,无Ⅰ型病变患者。(2)三组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变异。结论:LN患者存在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凋亡细胞的数量越多,SLE病情越活跃;LN患者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中未发现碱基变异,尚需要扩大样本量,或进行该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一步证实Fen1基因在LN中的作用。
- 曹平赵玉张丽丽沈婕邓蓉蓉宋志霞赵俊丽王静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细胞凋亡
-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3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B细胞异常活化、补体激活、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沉积、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免疫调节异常为特点[1,2]。世界流行病学调查为1.4%~21.9%,发病率为(7.4~159.4)/10万人,可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其中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曹平赵玉王静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RYTHEMATOSUS分子病因LUPUS多系统损伤免疫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