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4001)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永华吴晓芙梁希张富运刘文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分布
  • 1篇优势植物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吸附
  • 1篇水处理
  • 1篇铅锌尾矿
  • 1篇去除率
  • 1篇重金属废水
  • 1篇耦合技术
  • 1篇尾矿
  • 1篇尾矿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布
  • 1篇耐性

机构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吴晓芙
  • 2篇陈永华
  • 1篇张富运
  • 1篇刘晶晶
  • 1篇刘文胜
  • 1篇满瑞林
  • 1篇张建
  • 1篇梁希
  • 1篇冯冲凌
  • 1篇刘小勤
  • 1篇黄凤祥

传媒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株耐铅锌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能力被引量:12
2015年
以铅锌矿渣盆栽试验中长势较好的耐性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的根际土壤为材料,进行耐铅锌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探讨影响铅锌吸附的因素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3株耐铅锌菌株(B1、B4、B14),3株菌均能在Pb2+、Zn2+浓度为600 mg·L-1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或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解硫胺素硫胺素芽孢杆菌(Aneurinibacillus aneurinilyticu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2)对影响菌株吸附铅、锌的p H、吸附时间、初始菌量3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菌株B1在p H为5.0、吸附时间为50 min、初始菌量为0.06 g时,对Pb2+、Zn2+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22%和70.66%。菌株B4在p H为6.0、吸附时间为50 min、初始菌量为0.18 g时,对Pb2+、Zn2+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2.63%和54.17%。菌株B14在p H为4.0、吸附时间为60 min、初始菌量为0.10 g时对Pb2+、Zn2+的吸附率分别为77.56%和50.63%。(3)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3株菌对Pb2+、Zn2+的吸附主要是细胞表面的吸附,还存在一定的内部吸收;羟基(O-H)、胺基(N-H)、烷基、酰胺基(CONH-)是吸附、络合或螯合金属离子或原子的主要活性基团,重金属与菌株表面的活性基团结合反应是其吸附Pb2+、Zn2+的主要作用机制。
陈永华向捷吴晓芙冯冲凌袁斯文
关键词:生物吸附
耦合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简要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耦合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黄凤祥满瑞林刘小勤张建刘晶晶
关键词:重金属废水废水处理耦合技术
湖南省衡阳市某铅锌尾矿区植物多样性及其重金属富集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本研究以衡阳市某铅锌矿尾矿区为样地,首先选取了10个样方,进行多样性统计,然后,选取样地中长势良好且具有多度和频度优势的植物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性。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植物15科41种,多为草本植物,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优势植物,两者占草本种数的60%。(2)采样地植物种类较为稀少,群落组成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生态较为脆弱,其中,各样方中样方四的植物多样性最佳,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E以及多样性指数H均为最高,也仅分别为2.299、0.724、1.813。(3)3个采样点中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Pb、Zn、Cu的含量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Pb、Zn的分布呈现出0~10 cm剖面与另外的5个剖面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污染上升污染到了10~20 cm,Cu的分布呈现出6个剖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土层已经全部污染。(4)10种长势良好并且具有多度和频度优势的植物中艾蒿、鸭跖草、野大豆这3种植物对Pb的转移系数>1;艾蒿、鸭跖草、狗牙根和野大豆对Zn的转移系数>1;芒草、艾蒿、芦苇、野大豆这4种植物对Cu的转移系数>1。野大豆对Pb的富集系数>1;辣蓼、鸭趾草与野大豆等3种植物对Zn的富集系数>1。
付雄略陈永华刘文胜陈展祥张倩妮
关键词:重金属优势植物
改良剂对4种木本植物的铅锌耐性、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本研究以4种耐铅锌木本植物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泡桐(Paulownia)和苎麻(Boehmeria)为材料,在不同改良剂浓度下(CK组:100%铅锌矿渣±少量磷肥、改良一:85%铅锌矿渣±10%泥炭土±5%菌肥±少量磷肥、改良二:75%铅锌矿渣±20%泥炭土±5%菌肥±少量磷肥),进行了耐性木本植物富集与转移能力以及Pb、Zn在4种木本植物不同部位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14种植物种植后基质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低于种植前,夹竹桃与苎麻改良一与改良二之间差异不显著,泡桐改良二效果显著优于改良一,栾树改良一效果显著优于改良二;4种植物地上部对Pb、Zn的富集系数都比较低,但具有较高的转移系数,适当的基质改良有利于提高植物对Pb、Zn的富集与转移能力.2Pb、Zn在4种植物各部位的亚细胞分布以细胞壁组分和可溶性组分为主,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组分中分布较少;与CK组相比,两改良组使可溶性组分对Pb的滞留作用和细胞壁对Zn的滞留作用在增强.3Pb在植物各部位的化学形态以盐酸、氯化钠和乙醇提取态为主,其他化学形态含量极少;Zn则以残留态、盐酸、醋酸、氯化钠、水和乙醇提取态这6种形态存在,且都具较高分配比例.与CK组相比,两改良组使植物各部位活性较弱的Pb的化学形态比例减少,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比例增加;Zn则是根部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比例增加,地上部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比例减少.
陈永华张富运吴晓芙梁希袁斯文
关键词:改良剂耐性植物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