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YY032)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贾晓庆张德禄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福克纳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过程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语篇
  • 1篇语篇世界
  • 1篇认知理据
  • 1篇认知诗学
  • 1篇认知文体学
  • 1篇诗学
  • 1篇时间性
  • 1篇偷窃
  • 1篇前景化
  • 1篇人道主义
  • 1篇温暖
  • 1篇文本
  • 1篇文本世界

机构

  • 5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贾晓庆
  • 2篇张德禄

传媒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认知诗学的两个重要问题探讨——兼评《当代诗学》杂志2011年“交换价值:诗学与认知科学”专刊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分析《当代诗学》杂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版的多期认知诗学专刊,特别是2011年第3期的专刊,本文探讨了认知诗学的两个重要问题,发现:1、认知诗学的发展脉络是从应用认知科学的隐喻概念分析文学文本,到文学分析中更加广泛的认知革命,到最近对认知科学与诗学之交换价值的探讨;2、认知科学和诗学结合的内涵是两者互利互惠,即认知科学的理论有助于文学分析,反过来文学作品中的认知现象会修正、补充相关认知理论。最后本文分析了认知诗学的一些最新动向。
贾晓庆
关键词:认知诗学诗学
为了温暖而偷——文本世界理论分析《偷窃物》被引量:4
2013年
文本世界理论主要分析读者如何和处于"分裂的语篇世界"的作者进行有效交流。运用该理论分析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珍妮弗·伊根的小说《暴徒袭过》之第一章《偷窃物》,可以解释读者如何在阅读时建构文本世界和各种亚世界,从而和空间上、文化上相隔遥远的作者进行交流,感受到她对现代人孤独境遇的同情,以及她对现代人经历痛苦之后必将获得幸福的希望和信心。
贾晓庆张德禄
关键词:文本世界语篇世界
形式之下的人文关怀——走近英美现代小说被引量:1
2010年
英美现代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形式创新,这些形式是作家们基于对变化了的现实的理解而作出的创新。以福克纳为例,身处一个失去信仰的时代,他的多部小说中貌似随意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凝结着他反复探索帮助人类走出生存困境之方法的良苦用心。揭示形式特征之下的深层人文关怀有助于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小说的形式特征,深入理解形式与作家世界观之间的联系,缩短他们与现代作家、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贾晓庆
关键词:福克纳时间性空间性人道主义英美文学教学
《八月之光》中反常规心理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八月之光》中的"记忆相信早于知晓记忆"以及其后多处与该句类似的表达成为前景化的语言现象。功能文体学的及物性分析说明,这一系列相似又不尽相同的反常规心理过程相似性地表达了该作品的主题,即乔无法掌控命运的悲惨一生和其悲剧命运的根源。对这一组心理过程的对比分析还揭示出控制乔一生的是乔一直都不理解的力量,这在广义上表现出福克纳对现代人荒诞处境的理解和关注。
贾晓庆
关键词:八月之光福克纳前景化心理过程
认知文体学理论构建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认知文体学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没有理清认知文体学与功能文体学的关系;2、没有理清文体效果的认知理据,对认知的体验性关注不够;3、没有建立有效的认知文体学分析框架。解决这些问题对认知文体学的学科发展非常重要,也有助于读者全面地了解并应用认知文体分析方法。据此,本文首先探讨认知文体学与功能文体学在理论依据、制约文体选择的条件、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方面的关系,然后探讨文体效果产生的认知理据,最后建构一个认知文体学的分析框架。
贾晓庆张德禄
关键词:认知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认知理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