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2028)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晓峰李玉莉林才赵娜如张娟娟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生物玻璃显色机理及其体外矿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利用熔融法制备生物玻璃过程中,由于熔融条件及原料纯度的改变而使玻璃显示不同颜色,如淡红色、淡蓝色与无色。为了探讨生物玻璃的显色机理,进而控制制备工艺,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显色生物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曲线。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确定造成生物玻璃显色的杂质元素为镍、铁和硫,并探讨了生物玻璃的显色机理。通过体外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及比较了不同显色生物玻璃的矿化性能,来反映其生物活性的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呈淡红色和无色生物玻璃的体外矿化性能略高于淡蓝色生物玻璃。本文研究结果可用于生物玻璃的标准化制备工艺控制。
- 胡劲陈晓峰赵娜如孟永春苗国厚李玉莉
- 关键词:生物玻璃生物矿化过渡金属离子
- 人牙髓细胞在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上生长的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的材料学性能及其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评价其作为牙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能性。方法:将亚微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bioactive glass,BG)与聚己内酯(polyca...
- 王赛楠董艳梅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
- 文献传递
- 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的制备及形态控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通过在溶胶中加入柠檬酸来控制生物活性玻璃的形态结构。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作为水解催化剂可以方便地控制生物活性玻璃的纳米结构形态,有利于制备较小粒径、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生物活性玻璃。这种制备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低成本制备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并控制其纳米粒子形态的方法。
- 张娟娟雷波陈晓峰赵娜如林才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溶胶-凝胶法柠檬酸
- 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的硬脂酸表面修饰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扩展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在复合材料骨修复支架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使用硬脂酸对生物玻璃超细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并采用TG/DSC、XPS、FTIR和表面接触角测定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玻璃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通过化学键形式结合在生物活性玻璃表面,修饰层质量百分数约为4.5%,修饰层厚度约为3-4nm;而且改性后的生物玻璃超细粉体疏水性显著提高,在有机溶剂及壳聚糖基相中的分散性有明显改善。
- 郭常亮陈晓峰赵娜如谢林李玉莉
- 关键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表面改性硬脂酸
- 比较三种不同生物活性玻璃对牙本质表面矿物形成的影响
- 目的:观察3种不同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对牙本质表面矿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粒径大小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与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悬浮液,并涂布在经EDTA完全脱矿的牙本质盘上,去离子...
- 盛旭燕董艳梅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
- 文献传递
- 两种新型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 2009年
- 背景:利用骨组织工程原理,通过观察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形态、测定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黏附率等方法,可评估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细胞-生物材料的观察和细胞-生物材料黏附率的测定,探讨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于2007-02/2007-09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SD乳鼠30只,2种支架材料分别是:复合海藻酸钠和聚乳酸羟基乙酸的磷酸钙骨水泥以及卵磷脂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支架。方法:取SD乳鼠颅骨成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与两种新型可降解生物活性支架材料进行复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黏附率。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接种于生物材料表面上的成骨细胞形态、黏附情况,对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描述。结果:生物活性材料与细胞复合后,材料出现了矿化,同时在海藻酸钠/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上游生长形态良好的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在生物卵磷脂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活性玻璃上的黏附率最高达到了95.2%。结论:从细胞形态和细胞黏附率上看,海藻酸钠/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和生物卵磷脂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 周嘉安陈晓峰张姝江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成骨细胞生物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
-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复合多孔支架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为胶原基复合支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纳米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为添加相,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4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基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结果(1)溶液中胶原纤维的聚集状态,制备出具有直径约为400~600nm的粗胶原纤维束支架材料,这种粗胶原纤维束对改善胶原基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强度和减慢其降解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胶原与生物活性玻璃质量比为40∶60时,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1.5469±0.0995)MPa。(2)利用FTIR和Raman等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对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的影响,当复合材料中胶原含量小于20%时,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破坏严重。结论当胶原与生物活性玻璃质量比为40∶60时,所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最好的抗压性能和降解性能,为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 张娟娟孟永春陈晓峰李玉莉罗小刚林才
- 关键词: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力学性能降解
- 聚乙二醇为分散剂制备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粉体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溶胶-凝胶共沉淀方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颗粒尺寸在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NBG),研究了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PEG-10000)对玻璃颗粒的分散性能、微观形貌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加入PEG制得的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呈现不规则形态,粒径小于50nm。加有PEG的玻璃颗粒形状趋于规则的球形,分散性大大提高,颗粒粒径在40~100nm,而且加入PEG的浓度越高,制备的颗粒粒径越小。通过比较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与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的表面矿化研究,发现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比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 张娟娟陈晓峰林才雷波李玉莉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聚乙二醇冷冻干燥
- 特殊分相结构对生物微晶玻璃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以K2O-MgO-Al2O3-B2O3-SiO2-F为基础玻璃体系,按氟磷灰石元素组成向其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a、P和F,配合料经过1500℃高温熔化后在580℃退火处理1.5h,具有特殊分相结构的前躯体玻璃经过两步晶化后得到了不同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微晶玻璃。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片状氟金云母和针状氟磷灰石;随着分相结果的不同,针状磷灰石表现出随机分布和取向聚集分布两种分布形式;在具有磷灰石取向性的样品中,平行于磷灰石c轴方向的可切削性明显低于垂直方向的,而在磷灰石随机分布的微晶玻璃中,可切削性则介于两者之间。
- 张海希陈晓峰李玉莉邓春林赵娜如林才
- 关键词:微晶玻璃分相可切削性取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