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283)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董星龙黄昊王登科雷军鹏孙舰鹏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在传统的“汽-液-固(VLS)”生长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氧辅助汽-液-固(SOA—VLS)”生长机制,解释了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柱子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并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出多种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如氧化硅包覆、氧化硼包覆、氧化钛包虔和多种稀土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壳/核结构复合粒子。本文着重介绍了氧化硼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结构特征,以及温度敏感特性和酸碱腐蚀性。
- 王登科黄昊俞快李璞张雪峰董星龙
- Ni-Sn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热稳定性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Ni-Sn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结构、成份、形貌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Sn比Ni蒸发得快是纳米粒子的成份与原料明显偏差的主要原因.由于非平衡反应和极短的反应时间,得到的是含有Ni_3Sn_4的多相混合物.与低熔点的Sn纳米粒子比较,Ni-Sn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在725 K左右氧化缓慢,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雷军鹏黄昊雷明凯董星龙
- 关键词:金属材料直流电弧放电法热稳定性
- 纳米α-Al_2O_3和γ-Al_2O_3颗粒增强镍-磷复合镀层的性能对比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纳米α-Al2O3和γ-Al2O3颗粒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对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还对比了复合镀层与镍-磷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与镍-磷镀层相比,纳米Al2O3颗粒的加入没有改变镀层的晶体结构,但使镀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纳米α-Al2O3颗粒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而纳米γ-Al2O3颗粒的加入反而使镀层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下降。
- 冷楠赵福国黄昊王登科董星龙
- 关键词:化学镀镍-磷镀层
- 氢等离子体电弧法Mg/T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氢等离子体电弧法,在H2+Ar气氛下制备出Mg/TiO2复合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分析(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纳米粒子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具有六方形晶体惯态的镁粒子通过表面包覆一层TiO2后形成了球形粒子;分析了其形成过程.热重分析(TGA-SDTA)结果表明,Mg/TiO2复合纳米粒子比纯Mg纳米粒子抗氧化温度提高30~40,℃.
- 朱旭光董星龙黄昊雷军鹏孙舰鹏
- 关键词:储氢合金TIO2
- Ni/MnO纳米复合粒子的生长机制
- 2008年
- 以Ni和MnO_2微米粉为原料,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在氢-氩混合气氛中合成了MnO包覆Ni纳米复合粒子,用XRD、TEM、TG-SDTA等方法分析了纳米粒子的相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Ni/MnO复合纳米粒子具有一致的"核/壳"微结构,尺寸分布在100-120 nm范围.核和壳分别为Ni和MnO相.根据定量氧辅助V-L-S机制,Ni纳米核在复合粒子生长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是"核/壳"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 孙舰鹏董星龙张雪峰吕波
- 关键词: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