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049)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圣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比较文学
  • 1篇学术
  • 1篇约定俗成
  • 1篇中国学派
  • 1篇主编
  • 1篇文学教程
  • 1篇文学界
  • 1篇文学理论
  • 1篇文学原理
  • 1篇结构主义
  • 1篇《比较文学教...
  • 1篇阐发
  • 1篇阐发研究

机构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刘圣鹏

传媒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以互为主体理念为核心建构比较文学原理——评赵小琪主编《比较文学教程》
2011年
任何一个学科的兴起与发展,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比较文学概莫能外。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兴盛与衰微、褒扬与诘难、潮起与潮落之后,2010年,比较文学界传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赵小琪主编的北京大学新版《比较文学教程》面世,给近年来略显沉寂的比较文学界带来了一种新见。在此教程中,赵小琪以互为主体观念为先导,
刘圣鹏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程》文学原理主编约定俗成文学界
比较文学的转向与新世纪全球化学术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中国文学理论和比较研究界鼎力推介批评理论。批评理论大致内涵各占三分之一比例的各大人文社会学科分支,首先是传统文学理论和狭义比较诗学,然后是文学和文化研究,再后是文化哲学和国际文化政治等广义比较诗学。享有这种广泛综合性的批评理论,显然构成了与比较文学二而合一的知识新局。与其用危机论、取消论来喻指比较文学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困境、困惑,不如将批评理论当成比较文学的自然生成,二者在从资本主义现代性体系推演到帝国主义文化全球化格局再到后现代世界体系重建的现代世界历史路径中,既相与同谋又相与创生,有望成为20世纪全球化学术的基地和归宿。
刘圣鹏
关键词:文学理论比较文学
阐发研究探源
2014年
阐发研究是中国台湾地区比较文学学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并被概括成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代表性特征,这在客观上对台湾比较文学具有开拓风气的作用,对大陆比较文学也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比较文学走过了从复兴到发展到提出中国学派的差异性研究范式的长期历程。梳理和反思台湾阐发研究的发生发展及其与大陆比较文学的联系,对中国比较文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圣鹏
关键词:阐发研究中国学派结构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