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项目(BY2012033)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梅华陈晓蓉张艳芳周文杨文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防化研究院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催化
  • 6篇加氢
  • 5篇催化加氢
  • 4篇催化剂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精细化学
  • 2篇精细化学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加氢制备
  • 2篇甲醇
  • 2篇苯胺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丁二酸酐
  • 1篇丁基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对苯二甲酸二...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加氢
  • 1篇氧化铝

机构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防化研究院
  • 1篇南京信息职业...
  • 1篇江苏省环境工...
  • 1篇万华化学集团...
  • 1篇中建安装工程...

作者

  • 10篇梅华
  • 9篇陈晓蓉
  • 3篇张艳芳
  • 2篇周文
  • 2篇杨文虎
  • 1篇吴海杰
  • 1篇刘辉
  • 1篇汪国辉
  • 1篇张少石
  • 1篇黄永升
  • 1篇苏华
  • 1篇张宏科
  • 1篇邓海燕
  • 1篇贾苏慧
  • 1篇张文斌
  • 1篇顾伟

传媒

  • 3篇工业催化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孔碳负载铂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3,4-二氯硝基苯加氢反应被引量:1
2013年
以糠醇为碳源,在酸性中孔模板剂MSU-S上缩合,合成具有中孔结构碳材料(MC),通过浸渍法合成Pt/MC催化剂。采用XRD、BET、SEM和TEM等手段对MC和Pt/MC进行表征,MC富含中孔,有效分散Pt纳米粒子并在反应过程中稳定Pt。研究Pt/MC对3,4-二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在3,4-二氯硝基苯1 mmol、催化剂用量100 mg、乙醇5 mL、反应温度30℃、常压氢气和反应时间6 h条件下,3,4-二氯硝基苯转化率达100%,3,4-二氯苯胺选择性达99.7%,Pt/MC重复使用5次,催化性能保持不变。
张艳芳杨文虎陈晓蓉梅华
关键词:催化化学催化加氢
CuZnAl催化剂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CuZn和CuZnAl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并采用BET,XRD,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探讨Al和Cu/Zn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合适的Cu/Zn比时,引入Al能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以及稳定表面活性物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CuZnAl催化剂中,Cu50Zn40Al10催化剂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在温度250℃、压力1MPa、n(H2O)/n(CH3OH)=1.5、体积空速0.56h-1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到100%,氢气产率达到97.7%;经过200h连续实验,Cu50Zn40Al10催化剂上甲醇蒸气重整反应的转化率稳定在97%左右,其稳定性明显优越于Cu50Zn40催化剂。
张文斌梅华陈晓蓉周文
关键词: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铝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新型纳米Ni催化剂催化氧化乙硫醇
2014年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通过小的纳米粒子自组装,我们合成了具有纳米尺度直径和微尺度长度的纳米链.通过等离子体将该Ni纳米链处理,去除覆盖在其表面的PVP.得到的样品通过TEM、EDX、XRD等表征.本文并对Ni纳米链氧化乙硫醇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Ni纳米链的催化氧化乙硫醇性能优于其他的NiO催化剂.此外,我们也研究了催化剂的重复性效果.纳米粒子表面的性质在制备及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得到了验证,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纳米技术在催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贾苏慧梅华邓海燕
关键词:等离子体
温和条件下Pt/MSU-S催化氯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乙醇还原法制备负载型Pt/MSU-S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TEM表明,质量分数为0.5%的Pt在MSU-S载体上高度分散,Pt粒径在5 nm左右,无团聚现象。在常压反应温度30℃下分别考察了Pt/MSU-S催化剂对邻位、间位和对位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反应3 h,底物转化率为100%,邻氯苯胺的选择性达到96%,间氯苯胺和对氯苯胺的选择性达到9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仍然有很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杨文虎张艳芳陈晓蓉梅华
关键词:氯代硝基苯氯代苯胺催化加氢
Pd/M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苯甲醇氧化制备苯甲醛的催化性能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浸渍法在介孔碳(MC)上负载Pd制备Pd/MC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H2程序升温脱附法(H2-TPD)对Pd/MC进行表征。考察Pd/MC水相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性能。结果表明:MC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及高比表面积;Pd纳米颗粒在MC表面高度分散并稳定;Pd/MC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性。在优化反应条件苯甲醇1 mmol、n(Pd)/n(苯甲醇)=0.001、水4 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 h、常压O2下,苯甲醇转化率达到99.6%,苯甲醛选择性为10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剂活性基本不变。
吴海杰张艳芳任国卿陈晓蓉梅华
关键词:PD介孔碳苯甲醇苯甲醛
Pd/HZSM-5催化剂催化加氢丙酮合成甲基异丁基酮被引量:2
2014年
以HZSM-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系列Pd/HZSM-5催化剂,在高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Pd/HZSM-5催化剂催化加氢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性能,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HZSM-5载体上Pd负载质量分数为0.5%时,在反应温度140℃、氢压1 MPa、空速0.48 h-1和氢酮物质的量比为1条件下,Pd/HZSM-5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丙酮转化率为45.91%,甲基异丁基酮选择性为94.33%。采用XRD、H2-TPD、SEM、EDS和TGA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分数0.5%的Pd在HZSM-5分子筛表面分散均匀,且0.5%Pd/HZSM-5催化剂具有较高氢吸附能力,失活的主要原因为催化剂表面积炭,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取代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可以很好的解决催化剂积炭问题。
黄永升顾伟陈晓蓉梅华
关键词:精细化学工程丙酮催化加氢甲基异丁基酮
Pd/CMK-3催化加氢制备邻氨基苯酚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浸渍还原法在CMK-3介孔炭上负载Pd制备Pd/CMK-3催化剂,考察了Pd/CMK-3水相催化加氢邻硝基苯酚钠制备邻氨基苯酚钠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Pd负载量为5%,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压力为1 MPa时,邻硝基苯酚钠的转化率达到100%,邻氨基苯酚钠的选择性高于99.5%,邻氨基苯酚收率为98.0%。采用XRD、BET、SEM和TEM对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MK-3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Pd纳米颗粒在CMK-3表面高度分散且具有较好稳定性,因此具有更高的催化加氢活性。
苏华周文梅华陈晓蓉
关键词:邻氨基苯酚催化加氢
Ru/Al_2O_3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被引量:10
2015年
以Al2O3为载体、Ru为活性组分合成Ru/Al2O3。以Ru/Al2O3为催化剂,在反应釜中液相催化加氢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考察Ru负载量、反应温度、压力、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对DMT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仪、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u质量分数为3%的Ru/Al2O3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适宜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为120℃,在95℃、4.5 MPa和搅拌速率1 200 r/min的条件下加氢反应3 h,DMT转化率和DMCD选择性分别高达100%和98.81%。该催化剂循环使用12次后仍未发现明显失活。
任国卿张宏科陈晓蓉梅华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
MTO脱甲烷塔分离过程模拟及优化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1800kt/a MTO装置的中冷脱甲烷塔分离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选用RK-SOVE状态方程和RadFrac模块进行计算并与实际工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进料位置、中间冷却器位置和处理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着重考察了吸收剂使用量及其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预切割-脱甲烷工艺虽然在降低乙烯损失和吸收剂用量方面对吸收-脱甲烷工艺进行了改进,但是综合效果并不明显。灵敏度分析显示除预切割-脱甲烷工艺的吸收剂用量外,其余考察变量均存在最优值。
张少石陈晓蓉梅华董巍巍
关键词:甲醇制烯烃脱甲烷塔
CeO_2改性Ni/γ-Al_2O_3催化剂上顺酐加氢制备丁二酸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改性Ni/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H2-TPR和SEM等对催化剂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Ni-CeO2/γ-Al2O3催化剂对顺酐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CeO2可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采用负载CeO2质量分数5%的Ni-CeO2/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2.0 MPa和空速0.6 h-1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99.5%,丁二酸酐选择性为99.4%。
汪国辉刘辉陈晓蓉梅华
关键词:精细化学工程顺酐加氢丁二酸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