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6JJ073)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戈霞辉张晶马朝辉陈若华白冲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奈德
  • 1篇药物干预
  • 1篇药物干预效果
  • 1篇异丙托溴铵
  • 1篇鼠肺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阻塞性
  • 1篇细胞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肺组织
  • 1篇布地奈德
  • 1篇大鼠肺组织

机构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白冲
  • 1篇陈若华
  • 1篇马朝辉
  • 1篇张晶
  • 1篇戈霞辉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大鼠肺组织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变化及药物干预效果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局部树突状细胞(DC)的存在状况,并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异丙托溴铵对COPD大鼠肺部DC数目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异丙托溴铵组。后3组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只)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布地奈德组、异丙托溴铵组于第8天起每天吸入相应药液。于第31天处死,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DC的表达。结果:COPD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异丙托溴铵组均出现CO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且肺组织内DC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组DC数目则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异丙托溴铵组DC数目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C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干预可以降低COPD大鼠肺部DC的数量,异丙托溴铵则无此作用。
马朝辉张晶陈若华戈霞辉白冲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