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031)

作品数:1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雷文学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形而上
  • 6篇哲学
  • 4篇新诗
  • 3篇诗学
  • 2篇哲学精神
  • 2篇中国新诗
  • 2篇社会批判
  • 2篇诗学思想
  • 1篇新诗史
  • 1篇虚无
  • 1篇虚无主义
  • 1篇学术
  • 1篇亚伯拉罕
  • 1篇哲学意义
  • 1篇升华
  • 1篇诗歌
  • 1篇诗史
  • 1篇十四行集
  • 1篇尼采
  • 1篇尼采哲学

机构

  • 1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3篇雷文学

传媒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越社会批判的形而上追求:关于鲁迅早期的诗学思想
2015年
鲁迅早期诗学思想,超越了社会批评和挽救民族危亡的现实目的,而进入到形而上的境界。他对摩罗诗人的倡导,对中外传统诗学的批判,有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支撑,而且他在论述立人思想时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如"白心""内曜""灵明""内部生活"与形而上学深刻相连,他甚至明确提出过形而上学思想和一系列具有形而上意义的诗学命题。认识鲁迅早期的形而上诗学思想,对于认识鲁迅一生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境界,对于认识中国现代诗学的形而上之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雷文学
关键词:形而上
现代诗学发生的哲学因素及现代诗学的开端
2012年
新诗哲学精神的理想愈来愈倾向于探究这个世界背后的神秘,追求宇宙真理。这与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人间表达区别开来,表现了新诗现代性的最核心要素。在理论上,王国维最先提出这一诗歌理想,以为诗歌与哲学一样,目的是求真理——天下万世之真理。这是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标志。王国维的首倡之功功不可没。"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李震先生认为《摩罗诗力说》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型的开端与标志,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真正起点。但《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学著作,哲学性并不是它突出的特色,也不是最根本的要素。
雷文学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现代诗学哲学
尼采哲学中的虚无主义概念被引量:1
2014年
虚无主义是尼采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学术界大多从消极的、单一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实际上,虚无主义被尼采赋予了众多的复杂内涵:它既指旧价值本身的无价值,又指价值消解后意义的真空;它可指思想武器,又是思想目标。虚无主义是尼采观察世界的最深刻的心理背景。尼采以虚无主义作为批判武器,对欧洲传统价值——基督教、道德及其科学理性文明进行批判,对自己的核心观念——权力意志也进行批判。尼采哲学思想发轫于虚无主义,超越了虚无主义而最终不能摆脱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对尼采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雷文学
关键词:尼采虚无主义基督教文明权力意志
论八十年代的新诗哲学诗
2019年
中国新诗哲学诗在新诗诞生伊始就已经发生,但长期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到达一个比较纯粹的境界。八十年代的哲学诗人摆脱了现代哲学诗人不能不正视的现实压力,能够自由地抒写超越现实的纯形而上精神;摆脱了现代诗人几乎模仿西方哲学思想的创作状况,他们先有存在的精深觉悟,而后有形而上的写作;他们的哲学诗已经凝成了各自的形而上精神母题,甚至具备了构建世界本体的能力,这超越了现代诗人们对哲学问题的零星感悟。由于以上成就,八十年代哲学诗站在了新诗哲学诗的高峰。但八十年代的哲学诗也给后来者留下了历史性难题:八十年代的诗人们没有平衡形而上之悟带给他们尖锐的精神危机,他们尚不能利用哲学里的积极因素以建立一种更为圆满的哲学。
雷文学
关键词:新诗升华
常想飞出物外 却为地面拉紧——穆旦诗歌形而上思想估衡
2014年
穆旦诗歌中的哲理可分为三层次:纯粹实用理性、形而上与形而下相交织、纯粹形而上思想。穆旦诗歌的精神有一个形而下向形而上艰难的升华过程。但飞升到形而上精神天空中的穆旦却有着丰富的体验和观念,可是,这些观念中的任何一种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一种能主宰穆旦的诗歌,它们没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明确的倾向性。这主要与穆旦基本从西方诗歌学习哲学观念、没有对西方哲学专门研究有关。穆旦的价值不在于提出系统的哲学观念,而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丰富的哲理。
雷文学
境遇诗与哲学诗
2013年
境遇诗是写发生在一个特定时空中的事件对诗人的冲击,表达的是有限时空中的内容。哲学诗则忽视眼前的、暂时的、具体的生活,只写永恒的理想、理念,是超时空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写境遇诗的诗人是实际的,面对的是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实在的个人生活。哲学诗人关注的不是日常生活,而是日常生活背后的理念和神圣境界。中国古典诗歌几乎纯为境遇诗,诗歌大都只写人事关系,就是在形而上色彩较为明显的描写自然的那一部分诗歌,其哲学色彩也只是在自然哲学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氛围,而不见诗人独特的哲学理念,表现了一致的时代风貌而无个性色彩,只是一个民族共有的潜意识心理,作为真理的"自然观"他们少有考究。
雷文学
关键词:境遇
王国维:中国新诗哲学精神的潜在先驱
2014年
新诗的哲学精神不同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表现为对超越现世的另一个世界的追问,对宇宙真理的追问。这种哲学精神的先驱者是王国维。王国维的诗学思想以严格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认为诗歌与哲学一样,都是真理表现的手段。王国维的诗学思想虽出现在白话新诗产生之前,但它属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范围,广义地讲也应属于"新诗",新诗的哲学精神也一直沿着王国维所指引的方向前进。新诗精神的探讨虽然从"诗界革命"就开始了,但"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著作,虽然有西方哲学思想的支撑,也明确地提出了"形而上学"这一纯哲学概念,但在诗学的哲学观念上,王国维比鲁迅更明确、更彻底、更系统,也更早提出,且王国维除了理论外还有哲学诗创作实践。只是,由于王国维观念的先锋和产生在白话诗之前等原因,致其诗学观念至今无人注意,但他事实上已构成新诗哲学精神的先驱,一位潜在的先驱。
雷文学
关键词:新诗哲学精神
形而上意义上的精神建设姿态——冯至的《十四行集》在新诗史上的一种独特意义
2013年
新诗吸收了西方哲学和诗学的形而上精神,走上与传统诗学不同的道路。但是,新诗在接受西方哲学精神时也吸收了西方哲学所固有的虚无主义精神,这在为民族诗学增加新的质素时,也导致新诗走入另一个否定性的、消极性的极端,不符合最高诗学理想的追求。新诗应平衡那种否定的、消极的精神,但这种追求在新诗中几乎缺席。可喜的是,我们在新诗中发现一个例外:冯至。他吸收了歌德等人一系列积极的思想观念,诗歌精神呈现积极的建设姿态,表现为蜕变论、泛生命形态、以佛性视角看待痛苦的生命、神圣人格的追求、把握一些把握不住的事体等观念形态和精神倾向。在一片阴霾的形而上诗国里,冯至的诗歌像一片宁静的蓝空,给新诗哲学精神的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雷文学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形而上
作为鉴赏家的王国维
2013年
王国维最基本的精神质素是鉴赏,而不是创造。王国维真正的才华是对已经存在的文化现象进行鉴赏,作出深刻而准确的判断,而不是创造新文化。简言之,王国维是鉴赏家,而不是创造者。王国维在现代学术史上的价值主要是作为鉴赏家的价值,他的价值到此为止,无论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多高,但不能超过这一界定。但是,王国维的学术理想并不仅仅是做一名鉴赏家,而是要成为一名创造者——创造纯粹学术,但他不能实现自己的这一理想。当我们反思王国维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原因时,我们发现,笼罩在这一学术巨子身上的是一种巨大的悲剧之光,这种悲剧之光在震撼我们的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雷文学
关键词:鉴赏纯学术
王国维:中国新诗哲学精神的潜在先驱
2014年
新诗的哲学精神不同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表现为对超越现世的另一个世界的追问,对宇宙真理的追问。其先驱者是王国维。王国维的诗学思想以严格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认为诗歌与哲学一样,都是真理表现的手段。王国维的诗学思想虽出现在白话新诗产生之前,但它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广义地讲也应属于"新诗"。新诗的哲学精神一直按王国维指引的方向前进。新诗精神的探讨虽然从"诗界革命"、《摩罗诗力说》等开始了,但王国维的思想提出得最早,是纯粹的哲学立场,更明确、更彻底、更系统。虽然其诗学观念至今少有人注意,但他事实上已构成新诗哲学精神的先驱,一位潜在的先驱。
雷文学
关键词:新诗哲学精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