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1014)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钱坤曹海建俞科静孙洁沙晓菲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复合材料
  • 7篇复合材
  • 4篇改性
  • 3篇树脂
  • 3篇聚丙烯
  • 3篇表面改性
  • 3篇丙烯
  • 2篇性能研究
  • 2篇乙烯
  • 2篇树脂复合材料
  • 2篇阻燃
  • 2篇纤维复合
  • 2篇纤维复合材料
  • 2篇力学性能
  • 2篇纳米
  • 2篇接触角
  • 2篇聚乙烯
  • 2篇环氧
  • 2篇环氧树脂
  • 2篇环氧树脂复合...

机构

  • 15篇江南大学
  • 3篇江苏旷达汽车...

作者

  • 15篇钱坤
  • 13篇曹海建
  • 9篇俞科静
  • 4篇孙洁
  • 3篇沙晓菲
  • 2篇卢雪峰
  • 2篇罗冰融
  • 2篇高卫卫
  • 2篇骆冬冬
  • 2篇吴涛
  • 2篇蒋玲玲
  • 2篇郏余晨
  • 2篇杨艳丽
  • 1篇袁守忍
  • 1篇薛再年
  • 1篇陈红霞
  • 1篇汤继忠
  • 1篇李佳铌
  • 1篇陈燕萍
  • 1篇王天坤

传媒

  • 7篇玻璃钢/复合...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印染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管状编织物的制备及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介绍了两种三维管状编织物的制备方法,一种采用传统四步法编织,另一种采用针织和编织相结合的新型编织方法(多轴向编织)加工而成。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管状编织物的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纤维体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多轴向编织结构拉伸性能不如四步法编织结构,但弯曲性能接近四步法编织结构;轴纱的加入使多轴向管状编织物的拉伸性能变弱,弯曲性能增强。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上述两种管状编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罗冰融曹海建钱坤吴涛陈红霞骆冬冬
关键词:四步法多轴向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及泡沫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用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分别合成了三聚氰胺/多聚甲醛/聚乙烯醇(PVA)改性树脂和三聚氰胺/多聚甲醛/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改性树脂,并分别向3种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和固化剂等,对树脂进行发泡制成泡沫。通过红外光谱分析、TG、极限氧指数等测试对改性泡沫的耐热性及结构等作了测定分析,同时采用表观密度、泡孔尺寸等指标对泡沫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泡沫材料的泡孔均匀性明显变好;三聚氰胺/多聚甲醛/PVA/PVB改性的泡沫耐热性能最好,并且其密度最小为36.89kg/m^3,可用作轻质耐热阻燃材料。
王天坤孙洁俞科静钱坤曹海建卢雪峰
关键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耐热性能超轻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
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以高强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四步法1×1编织工艺在全自动模块组合式编织平台上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物,以E51环氧树脂、70#固化剂(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树脂基体,与编织物复合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上述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轴纱、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等结构参数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随着轴纱、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上升,随着编织角的增大而下降;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薛再年曹海建钱坤徐文新李雅
关键词:编织复合材料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
CNTs的表面改性及其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首先采用浓硫酸/浓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混酸氧化处理,再将氧化后的CNTs与DOPO改性后的硅烷偶联剂(DOPO-KH560)进行改性,制备了DOPO-KH560表面化学修饰的MWC-NTs。在此基础上,将改性前后的CNTs分散在环氧树脂体系中,制成样条,研究了处理前后样条力学性能的变化。材料表面结构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CNTs混酸氧化成功,表面成功引入了羟基和羧基,而且DOPO-KH560成功接枝到酸化CNTs上。材料微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酸化后MWCNTs被截短,分散性变好,接枝DOPO-KH560后CNTs表面包覆了一层低聚物。对处理后的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观察断面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加入CNTs,能有效地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和强度,且加入原CNTs、氧化CNTs、改性后的CNTs时增强增韧效果逐渐增加,加入最终CNTs后环氧树脂的增强增韧效果最明显。
俞科静张洁郏余晨曹海建钱坤
关键词:CNTS表面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聚酯纤维的阻燃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以微胶囊红磷为主要阻燃剂,纳米SiO2为增韧剂,采用共混熔融法制备阻燃型聚酯纤维样条,并研究阻燃剂及增韧剂用量对聚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能明显增强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纳米SiO2的加入能改善聚酯纤维样条的力学性能;微胶囊红磷含量为5%时,聚酯纤维样条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33,拉伸强度为17.99MPa,弯曲强度为26.75MPa,冲击强度为1.97kJ/m2,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严重;微胶囊红磷含量为3%、纳米SiO2含量为2%时,聚酯纤维样条的LOI值为29,拉伸强度为35.51N/mm2,弯曲强度为31.54MPa,冲击强度为2.03kJ/m2,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高卫卫曹海建钱坤承永刚
关键词:微胶囊红磷纳米SIO2聚酯阻燃性能
碳纳米管/酸化石墨烯杂化材料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先采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石墨烯微片进行氧化处理,再通过超声作用制备了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使碳纳米管通过π-π作用与酸化石墨烯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将制得的杂化材料分散在环氧树脂体系中制成样条,研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成功制取了酸化碳纳米管、酸化石墨烯及其相应的杂化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直观地展示了酸化后MWCNTs、石墨烯的形态变化和杂化材料的形态;对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加入杂化材料能有效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和强度,且经过超声作用制得的杂化材料和选用酸化碳管的杂化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更好,加入酸化超声作用混合杂化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最明显。
郏余晨俞科静钱坤曹海建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增韧
超疏水膜的相分离法制备及对棉织物的整理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相分离法,以对二甲苯为溶剂,2-丁酮为非溶剂,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聚丙烯(PP)微孔膜;通过探讨工艺条件对微孔膜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该超疏水微孔膜成功制备的基础上,设定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案,对棉织物进行整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微孔膜的化学组成,采用接触角仪、扫描电镜分别表征微孔膜和棉织物的润湿性能及表面形貌,并对整理前后织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透湿性基本保持不变,透气率降低,断裂强力增加。试验发现,方案B的整理效果更好,整理后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可达到155°。
杨艳丽孙洁钱坤
关键词:化学整理超疏水聚丙烯棉织物接触角
红外伪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金属铝粉和掺锡氧化铟粉末作为红外吸收剂,按照一定的配比,与聚丙烯进行熔融混合,制备具有性能优异的红外伪装材料。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材料的红外结构进行表征,用实验室搭建的红外模拟装置对材料的伪装性能进行表征,用DSC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用万能力学仪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材料中金属铝粉与ITO粉末的加入,材料的熔点、结晶度下降且拉伸力学性能下降。从红外波谱图与红外模拟测试结果分析可得,红外吸收剂的加入能吸收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达到伪装效果。随着金属与ITO粉末的加入,红外线的透过率减少,且不同含量对此影响各不相同,当ITO与铝粉的比例为2:1时,透过率最小,伪装效果最好。
俞科静李佳铌曹海建钱坤
关键词:红外伪装聚丙烯铝粉红外吸收
汽车内饰用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拉伸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以丙纶(PP)长丝、亚麻为原料,通过包缠方式将PP长丝包覆在亚麻表面以形成PP/亚麻包缠纱;分别以PP/亚麻包缠纱为经纬纱,在全自动剑杆织样机上制织三种典型的2.5维(浅交弯联、浅交直联、深角联)机织物,并将该机织物通过热压的方式制成汽车内饰用2.5维机织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维机织物的经向拉伸性能表现为深角联>浅交直联>浅交弯联,纬向拉伸性能相差不大;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表现为浅交直联>浅交弯联>深角联,纬向拉伸性能相差不大。
袁守忍曹海建钱坤徐文新李雅臧红
关键词:包缠纱丙纶亚麻
T型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弯曲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全自动模块组合旋转法三维编织平台制备三维四向T型、三维五向T型、三维全五向T型及相同体积分数的三维全五向方形编织预制件,并将其分别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制备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借助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上述4种材料的弯曲性能,探讨材料发生弯曲破坏的机理。结果表明,三维全五向T型编织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最好,三维四向T型编织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最差;三维全五向T型编织复合材料比相同体积分数的三维全五向方形编织预制件抗弯能力强。
吴涛曹海建钱坤罗冰融俞科静汤继忠
关键词:三维四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