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870)

作品数:13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国斌徐丽曹军平孙慧萍张红果更多>>
相关机构:武警总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细胞
  • 3篇心肌
  • 3篇皂苷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3篇丙二醛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对心
  • 2篇心肌缺血
  • 2篇性细胞
  • 2篇炎性细胞
  • 2篇炎性细胞因子

机构

  • 7篇武警总医院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张国斌
  • 4篇徐丽
  • 3篇曹军平
  • 3篇孙慧萍
  • 2篇李霞
  • 2篇张红果
  • 2篇郭喆
  • 1篇刘丹
  • 1篇张淑珍
  • 1篇闫赋琴
  • 1篇刘卫红
  • 1篇李晓晓
  • 1篇张元媛
  • 1篇吕娟丽
  • 1篇车薇
  • 1篇张博爱
  • 1篇张雪梅
  • 1篇邴飞虹
  • 1篇尹菲菲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5年
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 ia/reperfusion,C I/R)损伤的病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级联反应,涉及多个环节如兴奋性氨基酸、氧自由基、炎症反应、C a2+超载等。本文对C I/R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希望给C I/R损伤的防治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骞秀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皮酚高剂量组(20 mg·kg-1)、丹皮酚低剂量组(10 mg·kg-1),每组8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血清,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取主动脉切片,光镜下作病变分级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丹皮酚高剂量组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P<0.01);丹皮酚可显著下调主动脉MCP-1和ICAM-1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治疗大鼠AS的作用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孙慧萍曹军平徐丽闫赋琴
关键词:丹皮酚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间黏附分子-1
芍药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芍药苷是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药。文中探讨芍药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再灌注6 h,建立沙土鼠CI/R模型,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芍药苷5、10、20mg/kg组,每组10只,术前3d开始腹腔注射给药,1次/d,术前30min给药1次。给药体积均为10 m L/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等渗盐水。观察再灌注6 h内神经症状,计算卒中指数;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芍药苷5、10、20 mg/kg组的卒中指数(14.8±3.6、12.3±2.0、12.7±1.4)较模型组(18.4±2.9)均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力[(99.30±9.71)、(106.85±15.13)、(110.25±14.90)n U/mg Pro]较模型组[(86.54±10.22)n U/mg Pro]均显著升高(P<0.05);芍药苷10 mg/kg组、芍药苷20 mg/kg组脑组织丙二醛含量[(69.23±8.42)、(65.91±7.64)μmol/mg Pro]较模型组[(94.76±10.30)μmol/mg Pro]显著降低(P<0.01);芍药苷5、10、20mg/kg组血浆内皮素水平[(24.06±5.37)、(19.62±5.60)、(21.08±4.64)ng/L]均比模型组[(30.52±7.13)ng/L]明显降低(P<0.05),芍药苷对血浆CGRP水平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C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原因与其减少脑组织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内源性神经肽内皮素的产生等有关。
李冬梅徐丽张淑珍张红果
关键词:芍药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丙二醛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蜈蚣三七总皂苷对胶原性关节炎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蜈蚣三七总皂苷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CI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蜈蚣三七总皂苷组(104 mg/kg)、阳性对照组(雷公藤甲素66μg/kg)、模型组、正常组,致炎7 d后各组均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周,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足趾关节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CIA小鼠血清中白介素(IL)-2、IL-4、IL-6、IL-10、IL-12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蜈蚣三七总皂苷可明显减轻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增生,抑制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蜈蚣三七总皂苷可明显提高IL-4、IL-10及IL-12的分泌水平(P<0.01),降低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P<0.01),对IL-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蜈蚣三七总皂苷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含量,纠正Th1/Th2的失衡状态,在防治CIA中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
张国斌邓成志廖一帆李婧邴飞虹
关键词:总皂苷胶原性关节炎小鼠细胞因子
七叶皂苷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核因子-κB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24只,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每组各8只,雌雄各50%,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后6h和12h分别于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12h七叶皂苷钠组病理评分分别为(6.40±1.20)、(9.90±2.10)分,与模型组的(8.80±1.70)、(15.50±2.00)分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阳性细胞IOD值分别为38.00±6.17、47.93±9.65,均低于模型组的49.93±10.66、61.2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胰腺组织NF-κB的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对SAP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张红果吕娟丽孙慧萍李冬梅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重症急性胰腺炎核因子-ΚB炎性细胞因子
雷帕霉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PM)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复制MI/R损伤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PM组(5mg/kg),于术前3d开始灌胃给药。试验结束时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CK)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取心脏,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RPM可明显缩小MI/R损伤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M可显著降低血清CK和LDH活性,与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PM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MDA含量则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PM预处理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改善MI/R心肌的氧自由基损伤。
尹菲菲刘卫红李冬梅梅繁勃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雷帕霉素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
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20、10、5 mg/kg),每组16只。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后6 h和12 h分别于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IL-6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均能减轻胰腺组织的炎性反应,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术后6 h各剂量对应TNF-α[(89.0±19.2)、(84.7±16.0)、(105.6±22.3)ng/L]、IL-1[(109.3±19.8)、(114.5±30.2)、(135.5±29.2)ng/L]和IL-6[(185.3±28.8)、(201.5±44.0)、(213.0±30.7)ng/L],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术后12 h情况同术后6 h。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对大鼠SAP具有保护作用。
骞秀芳郭喆胡常菊张雪梅
关键词:白藜芦醇重症急性胰腺炎炎性细胞因子
银杏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各2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MI/R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腹腔注射等体积1%二甲基亚砜(DMSO);模型组制备MI/R损伤模型,腹腔注射等体积1%DMSO;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制备MI/R损伤模型,腹腔注射100 mg/kg银杏黄酮10 ml/kg;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制备MI/R损伤模型,腹腔注射200 mg/kg银杏黄酮10 ml/kg。4组大鼠均于术前1周开始给药,1次/d。再灌注成功后处死各组大鼠,并比较4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占心室总面积的百分比高于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P<0.05);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占心室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高于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P<0.05);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和NF-κB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和NF-κB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高于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P<0.05);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和NF-κB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赵艳荣张国斌邴飞虹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银杏黄酮
芍药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ATP酶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再灌注6 h,建立沙土鼠C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3个剂量组(20、10、5 mg·kg-1),每组10只,术前3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再灌注6 h内神经症状,计算卒中指数;取脑组织匀浆,定磷法测定ATP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各剂量均能降低CI/R沙土鼠的卒中指数(P<0.05或P<0.01),各剂量均可显著升高脑组织Ca2+-ATP酶活性(P<0.05),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P<0.05或P<0.01),各剂量均能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或P<0.01)。芍药苷对脑组织Mg2+-ATP酶活性和Asp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C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保护脑细胞膜ATP酶的活性、抑制Glu的释放、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有关。
李冬梅车薇李霞曹军平
关键词:芍药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ATP酶兴奋性氨基酸
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下尿路感染(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LUTI)患者尿液中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武警总医院2013年1-12月138例LUTI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13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3株(68.89%)、革兰阳性菌40株(29.63%)、真菌2株(1.48%)。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8株(35.56%)、肺炎克雷伯菌21株(15.56%)、肠球菌属20株(14.81%)、葡萄球菌属18株(13.33%)、奇异变形杆菌15株(11.1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100%敏感,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高(仅肠球菌属发现1例耐药菌株),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也较高。结论 LUTI病原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耐药菌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
张元媛张国斌徐丽
关键词:下尿路感染病原菌抗菌药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