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Q值引导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近视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2年1-6月在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Q值引导个性化律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分为2组。A组36例(72只眼)患者接受SBK;B组28例(56只眼)患者接受LASIK。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检测高阶像差及暗环境下无眩光干扰检测对比敏感度,并将结果进行比较。随诊复查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结果术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BK组对比敏感度术后3-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LASIK组术后6~12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SBK组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优于LASIK组,以低、中频率段较为显著。术后12个月,SBK组平均高阶像差为(0.476±0.137)μm,LASIK组为(0.83±0.154)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下,SBK与LASIK相比可减少手术诱导的高阶像差,更快地恢复低、中、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