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2B04)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廖荣丰王青高峰王于蓝宋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白内障
  • 1篇眼底
  • 1篇眼底病
  • 1篇眼底病变
  • 1篇散光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角膜散光
  • 1篇切口
  • 1篇外科
  • 1篇外科学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细胞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角膜
  • 1篇角膜内皮
  • 1篇角膜内皮细胞

机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爱尔眼科医院

作者

  • 1篇陶津华
  • 1篇王敏
  • 1篇王青
  • 1篇廖荣丰
  • 1篇盛耀华
  • 1篇周永祚
  • 1篇宋超
  • 1篇王于蓝
  • 1篇高峰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内障不同切口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距角膜缘不同距离切口对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96例(96只眼)白内障患者按切口距角膜缘距离随机分为A、B和C3组。在角膜上方部位行反眉弓形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平均角膜散光度,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3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A、B、C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在术后1周时分别是(2.08±0.96)、(1.36±0.83)、(1.69±0.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术后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在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所处位置距角膜屈光中心的距离越远,术后早期平均角膜散光度越小。白内障手术切口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
王青廖荣丰
基层防盲复明白内障围手术期情况的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1061例1061眼基层防盲复明白内障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探讨手术前后的安全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度我院1061例白内障防盲复明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总结和规范基层防盲复明白内障手术安全、顺利、高效完成的关键流程。结果:来院患者69批中筛查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共1 061例。术前矫正视力低于手动/眼前者17.0%,<0.1者22.1%,0.1~0.3者59.0%,0.3以上者1.9%。过熟期或硬核267例(25.2%),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2例(0.2%),既往青光眼滤过手术史13例(1.2%),既往玻璃体切割手术史3例(0.3%),陈旧性葡萄膜炎9例(0.8%),角膜内皮计数<2000个/cm2 44例(4.1%)。其中超声乳化手术完成1048例(98.8%),13例改行ECCE。主要手术并发症分别为:后囊破裂27例(2.5%),术后3d角膜水肿54例(5.1%),眼内炎0例,人工晶状体未植入1例(0.1%)。术后3mo复查,脱盲率达97.8%(裸眼视力>0.1),脱残率84.2%(矫正视力>0.3)。矫正视力>0.6者36.7%。手术患者中,眼后段疾病以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多,分别为3.7%和3.3%,其次为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等病变。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必须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者达7.3%。术前抗菌素使用、视功能预测、风险度评估、低价位染色剂和张力环的备用、超声乳化转囊外参考指标及破囊应急包为关键性的安全措施。结论:防盲复明患者眼部和全身条件复杂,合并眼底疾病比例高,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围手术期更应规范各项流程和施行合适有效的安全措施,有助于提高快速大量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实现以较小的医疗价格负担得到安全高效的手术治疗,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视觉质量,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陶津华王于蓝王敏兰应霞宋超高峰敖秀琴周永祚盛耀华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底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