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5056)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陶军姚军李爱芬赵秀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多相流
  • 2篇岩心
  • 2篇渗流
  • 2篇渗流机理
  • 2篇数字岩心
  • 2篇毛细管压力
  • 1篇油水
  • 1篇油水两相
  • 1篇油水两相流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渗透率
  • 1篇数学模型
  • 1篇退火算法
  • 1篇配位
  • 1篇配位数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模型
  • 1篇相对渗透率
  • 1篇相界面积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姚军
  • 5篇陶军
  • 4篇赵秀才
  • 4篇李爱芬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任意三角形毛细管中水力传导率与形状因子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孔隙级网络模型可以用简单几何体来代表真实的孔隙孔喉,以分析流体在这些简单几何体中的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有限元法对任意三角形截面管中的单相和油水两相流动的速度场进行了求解,后由速度场进一步计算出了水力传导率。研究了水力传导率与形状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相流水力传导率与形状因子近似呈直线关系,而油水两相流时,水力传导率除与形状因子有关外,还随着角落半角和油水接触角的变化而变化。
陶军姚军李爱芬赵秀才
关键词:有限元法
利用孔隙级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被引量:17
2007年
从岩心薄片分析着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重建数字岩心;从所建数字岩心中提取对等的由形状简单的孔隙和孔喉组成的孔隙级网络模型。利用表面自由能平衡得到每个网络模型组成单元的毛细管入口压力,从而确定孔隙中流体的流动过程,即所有单元按毛细管入口压力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驱替,入口压力越小的孔隙越先被驱替。由单相和多相时流量的不同可以求出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而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则证明了模型是可以用来代表真实岩样的,可以作为一个平台更深入地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陶军姚军李爱芬赵秀才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数字岩心渗流机理
利用三维随机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动被引量:29
2007年
利用计算机模拟建立了由孔隙孔喉组成的三维立方网络模型,孔隙孔喉的大小按正态分布随机产生。分析了流体在模型中的流动过程,建立了求解毛细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后得到了与理论相符的结果。平均配位数和模型大小对计算结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平均配位数可以提高模型连通性,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而模型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与其他理想模型相比,利用三维随机网络模型可以更真实地研究油水两相流动特征。
姚军陶军李爱芬
关键词:网络模型多相流毛细管压力相对渗透率配位数数学模型
利用IRIS Explorer数据可视化软件进行孔隙级数字岩心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孔隙级渗流机理研究是在孔隙尺度上研究多相流动规律,对数据的可视化要求较高,利用可视化软件IRIS Explorer可以很方便地对结果数据进行可视化。对由模拟退火算法重建的数字岩心进行可视化后,可以形象地观察孔隙空间的分布,为算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此外由岩心提取的孔隙网络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数据体,经可视化后可以观察到孔隙孔喉的连接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流动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陶军姚军赵秀才
关键词:岩心渗流机理数字岩心
毛细管压力、饱和度和相界面积间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传质扩散、非水相溶解等现象都与相间界面有关,利用孔隙级网络模型定量表征每一个孔隙孔喉中流体分布,结合几何知识,计算得到了多相流体在孔隙级网络模型中流动时的毛细管压力、饱和度和相间界面积,并作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毛细管压力、饱和度和界面积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相互制约关系。这一关系为研究与界面有关的非水相溶解、界面间的传质等现象奠定了基础。
陶军姚军李爱芬赵秀才
关键词:多相流毛细管压力相界面积饱和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