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HNK11A-06-09)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乐新王畅陈丹萍赵志敏朱文霞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激发光诱导奶牛血液的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 2013年
- 为研究300~500nm激发光诱导奶牛血液的荧光光谱特性,以正常奶牛和异常奶牛(患乳腺炎)的血液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荧光光谱试验。结果显示,当激发光波长为340~380nm时,血液样品产生了较强的荧光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荧光强度较强的位置为469、605、642nm,并且样品的荧光光谱呈现出宽谱带特征,在468~491nm范围内,正常奶牛样品的荧光强度明显大于异常奶牛的荧光强度。分析表明,患乳腺病的奶牛其血液中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浓度发生变化,导致468~520nm范围内荧光发生变化;血液中的卟啉分子发生变化,导致676~800nm范围内荧光发生变化。
- 王畅王乐新赵志敏
- 关键词:奶牛血液荧光光谱特性乳腺炎
- 人体血液的微弱光图像采集与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选择人体的血液和血清为研究对象,进行微弱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发光为紫外光时,全血样品和血清样品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光特性,但当激发光在可见光范围内,全血样品的微弱光强度比血清样品的微弱光强度强,给出了可能的原因。同时研究了血清样品在不同激发光波段处的微弱光强度随血清样品中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并利用图像的灰度特征值,用编制的软件对血清的微弱光图像进行处理,解决了微弱光图像定量分析的问题,直观地表示出微弱光图像中发光强度的分布。提供了采用血清的微弱光强弱来判断血清中血糖含量是否超标的检测方法,为医学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 王畅王乐新赵志敏
- 关键词:血液血清高血糖图像处理
- 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的吸收光谱检测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在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对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吸光度与丙森锌农药含量的关系。[结果]向菠菜汁和油菜汁中逐量添加丙森锌药液之后,2种蔬菜汁的特征吸收峰都有偏移现象,证明2种蔬菜汁都和丙森锌药液发生了相互作用。对油菜汁在269 nm波长处和菠菜汁在265 nm波长处的吸光强度值与丙森锌药液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2种蔬菜汁的预测模型,拟合系数均达到0.99以上,拟合误差均小于0.000 3,预测准确率高于89%,该预测模型验证了利用吸收光谱测定蔬菜中丙森锌药液残留量的准确性。[结论]试验结果为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丹萍王乐新高天祎
- 关键词:丙森锌吸收光谱农药残留MATLAB
- 血清与戊唑醇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研究
- 2016年
- 用吸收光谱法研究戊唑醇与人体血清之间的相互作用。戊唑醇溶液在221、326、566 nm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血清水溶液在278 nm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当血清样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戊唑醇药液后,血清的特征吸收峰出现衰减现象,而且在可见区域内逐渐出现戊唑醇溶液的特征吸收峰。利用Matlab对血样中戊唑醇药液浓度值与326、566 nm处吸光度进行线性函数拟合,相关系数均超过0.98,拟合误差都小于0.000 6,此结果说明线性拟合效果很好,并且在波长为566 nm处的函数模型比波长为326 nm处的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因此,566 nm处的波长可作为血样中戊唑醇农药残留的特征吸收峰。此结果可为血样中农药残留吸收光谱检测作参考依据。
- 王乐新陈丹萍高天祎
- 关键词:吸收光谱戊唑醇血清MALB农药中毒
- 正常和患病奶牛血液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 2013年
- 选择正常奶牛和患病奶牛(患乳腺炎)的血液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荧光光谱实验。激发光的波长范围为220-300nm。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发光为230、250nm和260nm时,所得荧光光谱的荧光强度较强。患病奶牛血液样品荧光光谱在467nm处的荧光峰与正常奶牛血液样品相比发生了蓝移,并在322nm处产生了新的荧光峰,同时在600-800nm区域的宽谱带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患病奶牛的血液中的蛋白质、血红素辅基和卟啉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荧光光谱发生了变化。可依据上述血液样品的荧光光谱在某些区域的变化判断出奶牛的血液样品是否异常。实验为血液检测及疾病诊断技术提供了实验支持,同时对血液照射疗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 王畅王乐新赵志敏
- 关键词:奶牛血液荧光光谱特性
- 温度对血清荧光产生效率的影响
- 2014年
- 从实验的角度探讨了荧光产生效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实验中用不同波长激发光在不同温度下激发血清,研究了血清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在28~33℃范围内变化时,激发的血清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减小。当温度在35~41℃范围内变化时,荧光强度随温度增加不再是线性减小,而是出现跳跃式变化。当用320~350nm激发光激发血清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荧光强度接近线性减小。当用其它波长的光激发血清时,荧光强度并不随温度线性地减小,研究为探测血清荧光光谱时样品的温度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 王乐新陈丹萍赵志敏王畅樊迪
- 关键词:血清温度荧光强度
- 几种常见农药的光谱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研究了常用农药(大豆种衣剂、苄·二氯、吡虫啉、扑虱灵)水溶液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农药在紫外区的吸收比可见区域强,不同种农药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吸收率也不同。扑虱灵吸收峰在227.5 nm、285 nm处,吡虫啉吸收峰在210 nm、269.5 nm处,苄·二氯吸收峰在212 nm、238.5 nm、317 nm、331 nm处,种衣剂吸收峰在226 nm、284.5 nm、330 nm、509 nm处。这4种农药的水溶液均能够产生荧光,具有很强的荧光特性。扑虱灵的荧光峰在354 nm和680 nm处,吡虫啉的荧光峰在352 nm和676 nm处,苄·二氯的荧光峰在414 nm处,种衣剂的荧光峰在352 nm和675 nm处。在相同激发条件下,不同农药的荧光光谱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形状,可以通过对比光谱图定性判别农药的类别。
- 王乐新陈丹萍赵志敏张欣艳朱文霞张平
- 关键词:农药光谱种衣剂除草剂吡虫啉扑虱灵
- 奶牛血液的荧光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快速无损检测奶牛是否患乳腺病,以奶牛的血液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强度采集仪对正常奶牛和患病(乳腺病)奶牛血液样品的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得到激发光照射时间与激发荧光强度的关系,以及正常和患病奶牛血液样品经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后产生的荧光强度变化的三维等高线灰度图.结果表明:奶牛血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会越来越强,最终达到饱和,照射时间6~8s较为合适.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条件下,正常奶牛和患病奶牛的血液样品都具有荧光特性,在相同波长的激发光条件下,患病奶牛血液样品的荧光强度较强,在理论上作出了解释,认为是由于患病后血液中的血细胞的浓度升高而导致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 王畅王乐新朱文霞
- 关键词:荧光强度
- 基于分形维数差模法的荧光光谱识别
- 2016年
- 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光谱分形特征识别光谱曲线的分析方法,选取50个待测血清样品,分别测量血清样品在波长为260、290、350和580 nm激发光下产生的荧光光谱。应用分形理论计算光谱曲线的分形维数,利用分形维数的差模识别不同血清(正常、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高血糖)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高甘油三脂血清光谱识别率88%,高胆固醇血清识别率81%,正常血清识别率为75%,高血糖血清识别率为60%,为分形理论在光谱识别上应用作了初步探索。
- 樊迪王乐新杨蔚然谭可丽邱润泽
- 关键词:差模血清
- 奶牛血清微弱发光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针对奶牛血液检测这一研究项目,选择正常奶牛和患乳腺炎奶牛的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弱发光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和患病奶牛的血清经不同的光激发后所发出的微弱光强度不同,应选择8 s的照射时间。采集了8 s照射时间下正常和异常奶牛的血清的微弱发光图像,用等高线方法绘制了奶牛血清样品的三维灰度等高线图,通过三维灰度等高线图的对比,发现正常奶牛血清的微弱发光强度比异常奶牛血清的发光强度要强,在理论上给出了解释。
- 王畅蒋礼林王乐新朱文霞
- 关键词:奶牛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