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8YS137)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朱晓喆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余额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化
  • 1篇生存权
  • 1篇生存权保障
  • 1篇思潮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农民
  • 1篇住房
  • 1篇住房社会保障
  • 1篇物权
  • 1篇物权变动
  • 1篇现代民法
  • 1篇民法
  • 1篇民法社会化
  • 1篇经营权
  • 1篇承包经营权

机构

  • 3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3篇朱晓喆

传媒

  • 1篇浙江学刊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私法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耶林的思想转型与现代民法社会化思潮的兴起被引量:12
2008年
概念法学和自由意志论是19世纪欧陆主流的法律思想,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早期也是概念法学的追随者。从19世纪后半叶起,耶林基于社会目的理论,提出纠正概念法学的目的法学,并从多个理论角度对自由意志论的民法思想作出批判。耶林的理论对后世的利益法学、社会学法学、法学自然主义以及种种反概念主义法学思潮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意义上,本文认为耶林的思想转型体现了现代民法社会化思潮的开端。
朱晓喆
关键词:民法社会化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变动——基于我国农民生存权保障的视角被引量:3
2010年
目次一、问题的背景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理前提:生存权和成员权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五、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法律效力六、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的有关问题七、结论一、问题的背景继我国200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简称《农村土地承包法》)之后,2007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简称《物权法》)
朱晓喆
全文增补中
论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的财产权归属被引量:6
2011年
近年来因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归属问题在理论上产生重要争议,问题的焦点是公积金增值收益的余额究竟归属于公积金缴交者私有,还是归属于国家财政公有。本文从法学的视角透视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法学上孳息的原理,指出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并非公积金缴交者资金的利息,其次批评了将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归入国家财政的不合理性。本文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住房公积金的制度理念应从筹集建设资金、发放低息贷款,转向构建全民住房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理念转变背景下,本文建议将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作为廉租房建设资金。
朱晓喆
关键词:住房社会保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