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01106)
- 作品数:13 被引量:84H指数:8
- 相关作者:赵丽梅彭宝张伟龙孙寰张井勇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5号选育报告被引量:12
- 2011年
- 杂交豆5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84A,恢复系为JLR1。杂交豆5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全省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3 473.2 kg,比对照增产14.1%;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2 962.9 kg,比对照增产12.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 227.6 kg,比对照平均增产19.7%,籽粒脂肪含量22.25%,蛋白质含量38.79%,蛋脂合计61.04%。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 彭宝张连发张伟龙赵丽梅张春宝赵晓明张井勇孙寰徐亚杰路明鉴
-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杂交大豆种子繁育程序的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阐述了杂交大豆种子繁育程序建立的可行性,介绍了该繁育程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通过实施,该项繁育程序可有效控制杂交大豆制种过程中的品种本身不纯和自然突变、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等因素,做到规范化生产,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产量和制种效率。
- 张连发张伟龙李洪来张伟赵丽梅
-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
-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3号选育报告被引量:11
- 2010年
- 杂交豆3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8A,恢复系为JLR9。杂交豆3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3 691.9 kg,比对照增产20.2%;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6.4%。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豆灰斑病,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籽粒脂肪含量20.84%,蛋白质含量40.54%,蛋脂合计61.38%。该品种适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早熟区种植。
- 彭宝赵丽梅张伟龙张井勇孙寰王曙明李建平李茂海
-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杂交大豆制种技术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3
- 2010年
- 阐述杂交大豆制种技术体系建立的依据,介绍了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及环境、昆虫、作物3个因素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介绍了吉林省农科院在杂交大豆制种技术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实践表明:通过综合调控这3个因素,在开放大田不进行人工放蜂的情况下,仅利用天然传粉昆虫,不育系的结荚率可达到90%以上。
- 赵丽梅彭宝张伟龙张连发张井勇李建平李茂海孙寰
-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制种技术
- 菜用大豆自发雄性不育新突变体NJS-22H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 雄性不育性是植物遗传育种和生殖发育研究的重要目标性状,核遗传雄性不育性在主要农作物中均有许多变异类型被发现,并已用于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大豆雄性不育研究相对落后,有待加强。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菜用大豆品种南农95C-1...
- 代金英聂智星陈磊赵团结
- 关键词:大豆核雄性不育细胞学花粉败育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ADS-box基因的分离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cDNA-AFLP差异显示技术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JCMS2A与其保持系NJCMS2B间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从NJCMS2A花蕾中分离到一个差异表达片段,对该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Blast检索结果显示它与大豆基因组中Gm13上g29510.1 cDNA片段的同源性达98.7%,与大豆中一个MADS-box基因的同源性达98%,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它与大豆中一个MADS-box蛋白有96%的同源性,与豌豆中MADS-box M7蛋白有83%的同源性,与苦瓜中MADS-box2蛋白有88%的同源性,与海岛棉典型的MADS-box基因编码的AGAMOUS蛋白保守区有83%的同源性,进一步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显示该差异片段具有MADS-box转录因子的典型结构域K-box,证明其编码蛋白为一MADS-box转录因子,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其在NJCMS2A花蕾中表达量很高,而在NJCMS2B花蕾中表达量很低,推测该差异片段可能与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
- 韩利涛姜伟杨守萍喻德跃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CDNA-AFLP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atp6基因的RNA编辑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atp6基因的RNA编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的atp6-3基因保守区中均发现2个编辑位点,但互不相同,并且导致了氨基酸的不同变化;mtDNA序列分析显示,atp6-3基因转录本保守区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间存在1个碱基的差异;另外还发现atp6-1、atp6-2和atp6-3的表达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间存在明显差异。
- 韩利涛杨守萍喻德跃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RNA编辑
- 大豆RN不育胞质不育与恢复类型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阐述了以RN不育细胞质为基础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大量测交以及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对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以及10个恢复系,进行不育系与所有保持系之间,以及不育系与所有恢复系之间所有可能的杂交。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1,依据花粉败育率分为3类以表示恢复度,A类:败育率0~10%,B类:败育率11%~60%,C类:败育率61%以上。再依据这3类的分布情况和恢复谱,对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任何一个保持系均可保持所有不育系,保持不育性的遗传机制较为简单,受隐性单基因控制。不育系分为极易被恢复,易被恢复和不易被恢复3类。依据恢复谱和恢复度将恢复系分为:强恢复,恢复和弱恢复3类。极易被恢复的不育系和强恢复系是大豆杂交种选育中的珍贵育种材料。由于育性的恢复比较复杂,测交中最好同时用上述3类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做测交母本。
- 张井勇孙寰赵丽梅彭宝张伟龙李曙光赵晓明
- 关键词:大豆
- 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分析了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大小及其来源,为今后大豆杂交种亲本选配及后代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经过初次测产、一次测产表现优良的20份杂交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农艺性状调查及测产分析,研究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及来源。结果表明,参试的20份杂交大豆组合中比高产对照黑农38号增产的组合19个,增产幅度为2.39%~61.33%,其中增产15%以上的组合11个,占参试组合的55%;增产2.39%~14.76%的组合8个,占参试组合的40%;减产组合1个(-11.4%),占参试组合的5%。不同产量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大豆杂交种在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枝数等产量性状上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分析表明,大豆杂交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可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等产量性状。
- 王志新郭泰赵丽梅吴秀红彭宝郑伟李灿东刘忠堂韩世峰
-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
- 大豆亲本差异对杂种F_1产量的影响
- 2011年
- 以不同来源的36个大豆育成品种为亲本,配制29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代产量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亲本间各性状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源地不同的亲本以及亲本间遗传距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荚数和粒数的优势;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显著高于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亲本间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差异小的后代容易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国内×国外品种组合的超高亲优势>黄淮×其它区域品种>黄淮×黄淮品种;利用覆盖大豆20个连锁群的31对多态性SSR引物对36个亲本进行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 焦东燕刘兵强闫龙杨春燕王凤敏张园园张孟臣
-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