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战略研究”项目

作品数:7 被引量:166H指数:6
相关作者:陆红锋陈芳刘坚廖志良苏新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同位素
  • 3篇水合物
  • 3篇天然气水合物
  • 3篇气水
  • 3篇气水合物
  • 2篇底栖有孔虫
  • 2篇岩心
  • 2篇有孔虫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南海北部
  • 2篇甲烷
  • 2篇海域
  • 1篇东沙海域
  • 1篇烟囱
  • 1篇盐岩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 1篇神狐海域
  • 1篇生条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机构

  • 8篇广州海洋地质...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7篇陆红锋
  • 7篇陈芳
  • 6篇苏新
  • 5篇廖志良
  • 5篇刘坚
  • 3篇孙晓明
  • 3篇程思海
  • 2篇周洋
  • 2篇刘广虎
  • 2篇陈超云
  • 1篇祝幼华
  • 1篇陈道华
  • 1篇焦露
  • 1篇付少英
  • 1篇张勇
  • 1篇蒋宏忱
  • 1篇王媛媛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地质、矿...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海东北部HD196A岩心的自生条状黃铁矿被引量:29
2007年
自生黄铁矿是海洋沉积物缺氧硫酸盐还原过程的主要产物。南海东北部的HD196A岩心中发现大量条状的自生黄铁矿,以中空或实心为主。含量分析表明,岩心500cm附近为黄铁矿富集带,与沉积物有机碳(Corg)、硫酸盐[SO4]2-、甲烷(CH4)以及碳酸钙(CaCO3)的地球化学特征分界一致,是岩心的沉积边界,反映了沉积物所处的缺氧环境。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剖面表明,有机质参与的硫酸盐还原过程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是黄铁矿形成的主要因素。黄铁矿异常可以作为指示沉积物甲烷异常的标志之一。
陆红锋陈芳廖志良孙晓明刘坚程思海付少英
东沙海域浅层沉积物硫化物分布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被引量:34
2005年
对南海东沙海域浅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与沉积物顶空气甲烷含量有密切的关系,在存在顶空气甲烷高异常的沉积物岩心中,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明显高于无甲烷异常的沉积物岩心,且随层位深度的增加,其含量明显增大,存在显著的变化梯度带。碎屑矿物鉴定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硫化物主要以黄铁矿的形式存在。浅层沉积物中高含量的硫化物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形成的甲烷流有直接的关系,反映了下部沉积物中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刘坚陆红锋廖志良陈道华程思海
关键词:东沙海域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台西南区碳酸盐岩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主要证据之一被引量:69
2005年
南海台西南区是中国南海中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最有利场所。研究表明,该区的碳酸盐岩主要以结壳、烟囱的形式出现,结壳的裂隙或孔洞中常常充填有淡黄-白色的文石晶体。碳酸盐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文石、高镁方解石,少量白云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文石主要呈针状、长柱状、放射束状,高镁方解石呈颗粒状。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δ13C值主要在-56·878‰^-32·829‰PDB之间,大多数小于-40‰PDB,显示了生物甲烷成因碳源的特征;氧同位素δ18O值在2·1875‰~5·045‰PDB之间,主要在4‰PDB以上,这种较重的氧同位素比值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生的富18O水体可能是碳酸盐岩沉淀的流体源。矿物学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南海台西南区的碳酸盐岩为细菌性甲烷成因碳酸盐岩,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显示了该区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陆红锋刘坚陈芳廖志良孙晓明苏新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
南海北部神狐海区的自生碳酸盐岩烟囱——海底富烃流体活动的记录被引量:45
2006年
大陆边缘海的流体喷流活动或水合物分解都会导致自生碳酸盐岩的形成。南海北部神狐海区出现的自生碳酸盐岩主要为烟囱状,以铁白云石、文石、方解石碳酸盐矿物为主;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烟囱的δ13CPDB值在-40.18‰^-38.69‰、δ18OPDB值在3.75‰~4.31‰之间变化,显示了导源于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特征,是海底富含甲烷的流体活动的最终产物。持续或间断的流体喷流活动,使神狐海区碳酸盐岩烟囱发生单阶段或多阶段沉淀。
陆红锋陈芳刘坚廖志良孙晓明苏新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南海神狐海域BY1钻孔岩心沉积物古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1引言海洋沉积物覆盖了地球表面超过2/3的面积,海洋生态环境独特,具有盐浓度高、深层海域高压、低温、低营养和光照强度变化大等特点,因此生活在这一复杂环境中的微生物为适应这一独特环境条件,进化出在物种类型、代谢类型、功能基因组成和生态功能上的多样性。
焦露苏新王媛媛张勇陈芳蒋宏忱
关键词:古菌多样性天然气水合物神狐海域
南海东沙海域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沉积特征被引量:18
2006年
对采自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不同海区的14个大型重力活塞样进行肉眼观察描述、沉积物涂片分析和粒度分析,并利用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AMS^14C测年和碳酸盐地层学等方法对上述柱状样进行地层年代划分。有关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其沉积物组分、沉积特征、沉积速率存在较明显的时空差异,从区域上可划分成3个沉积区:Ⅰ区沉积物类型较单一,沉积连续,未见底栖生物扰动和非正常搬运沉积,钙质组分相对贫乏,CaCO3含量偏低,一般不超过10%,自生黄铁矿特别丰富。沉积速率偏离,全新世沉积速率最高达41.7cm/ka;Ⅱ区水深最大,超过3000m,位于深海盆区。该区以沉积搬运作用明显,岩性复杂多变、浊流沉积较发育为特征。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砂含量在3个海区中最高,陆源物质石英、长石和钙质生物群(主要是有孔虫)明显增加,其中石英、长石含量最高达83%,CaCO3含量最高达57%。全新世沉积速率最高达31.6cm/ka;Ⅲ区以正常深海沉积为主,为青灰色含硅质钙质生物黏土质粉砂,富含生物化石,CaCO3含量一般介于10%~30%之间,石英、长石含量偏低,全新世沉积速率最高达20cm/ka。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有水深、地理位置、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沉积搬运和碳酸盐溶解作用等。
陈芳苏新D Nurnberg陆红锋祝幼华刘坚廖志良
关键词:沉积速率末次冰期最盛期
南海北部陆坡浅表层沉积底栖底栖有孔虫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富甲烷环境的指示
对取自南海北部陆坡东沙、神弧、西沙海槽和琼东南海域的大型重力活塞柱状样,表层样中的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sp.进行分碳氧同位素分析,并探讨其丰度、碳氧同位素与沉积物有机碳(TOC)、甲烷间的关系,根据Uviger...
陈芳陆红锋苏新陈超云刘广虎周洋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甲烷同位素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浅表层沉积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及其对富甲烷环境的指示被引量:19
2007年
对南海北部陆坡东沙海域、神狐海域及西沙海槽甲烷渗漏环境和无甲烷渗漏环境87个浅表层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Uvigerinaspp.进行碳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沙海域δ13C值为-0.52‰^-5.68‰,平均值为-1.41‰,出现明显的负偏移;神狐海域δ13C值介于-0.36‰^-1.10‰,平均值为-0.75‰,未见明显的δ13C值负偏移;西沙海槽δ13C值介于-0.01%^-0.89‰,平均值为-0.45‰;对Uvigerinaspp.碳同位素组成与沉积物有机碳(TOC)、甲烷(CH4)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δ13C负偏移主要出现在甲烷渗漏环境,发生在末次盛冰期,与溶解无机碳负偏移以及沉积物全样的δ13C值负偏移层位相吻合,有可能作为富甲烷环境的替代指标。
陈芳苏新陆红锋陈超云周洋程思海刘广虎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甲烷渗漏南海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