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WX08D20)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长华洪可刘颖李志彬李志斌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Na^+浓度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Na+浓度与预后的关系,比较血清Na+水平、MELD-Na评分与凝血酶原时间(PT)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85例,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记录患者入院第2天的血清Na+、MELD-Na评分和PT,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Na+、MELD-Na评分和PT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患者血清Na+、MELD-Na评分值和PT分别为136.08±5.66mmol/L,20.42±7.78和22.28±6.37s,死亡组患者血清Na+、MELD-Na分值和PT分别为131.15±6.97mmol/L、34.40±10.72和34.48±10.09s,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Na+与MELD-Na评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01),血清Na+与PT亦呈负相关(r=-0.238,P<0.05),血清Na+浓度、MELD-Na分值和PT的AUC分别为0.261、0.878和0.870。结论低钠血症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包含血清Na+的MELD-Na评分与PT均能较好地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两者预测能力无显著差异。
- 唐长华李志彬刘芳徐德翠
-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时间预后
- 四种评分模型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指数(PI)和肝移植标准(LTS)模型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在138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MELD、MELD-Na、PI和LTS评分,并随访3个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判断四个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在观察期内与肝病有关的死亡患者72例,生存者66例。死亡组LTS、MELD-Na、MELD和PI平均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四个模型的AUC分别为0.860、0.801、0.749、和0.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个模型预测的正确率分别为82.61%、76.81%、75.36%和7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4种模型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唐长华李志彬刘芳洪可刘颖徐德翠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模型
- 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估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联合公式(MELD-Na)、MESO指数(MESO)、integratedMELD整合公式(iMELD)、MELDNa评分系统(MELDNa)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在血浆置换(PE)治疗后短期预后。方法在122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入院24小时内进行MELD、MELD-Na、MESO、iMELD、MELDNa评分,并随访3个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判断五个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在3个月末,PE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为43.24%(16/37),与非PE治疗组55.65%(49/8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66,P=0.143);在PE治疗组,五种模型AUC分别为0.667、0.690、0.670、0.702和0.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iMELD的AUC>0.7,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在非PE治疗组分别为0.901、0.916、0.906、0.876和0.9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治疗组与非PE组AUC的比较均具统计学差异,MELD(Z=0.2087,P<0.05)、MELD-Na(Z=0.1971,P<0.05)、MESO(Z=0.2094,P<0.05)、iMELD(Z=0.155,P<0.05)、MELDNa(Z=0.2094<0.05);在PE治疗组,五种模型预测的正确率分别为72.97%、70.30%、75.78%、72.93%和7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9,P=0.983),在非PE治疗组分别为83.53%、87.06%、82.35%、78.82%和8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66,P=0.687),PE治疗组与非PE治疗组之间相比较,其中MELD、MESO、iMELD、MELDNa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818,P=0.178;x2=0.727,P=0.394;x2=0.499,P=0.480;x2=1.442,P=0.233),而仅MELD-Na具统计学意义(x2=4.916,P=0.027)。结论五种评分模型对非PE治疗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判断均有非常好的预测价值,而在PE治疗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除iMELD对短期预后判断有临床应用价值外,其余四种模型评估患者短期预后的能力较差。
- 唐长华李志彬刘芳洪可刘颖徐德翠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衰竭血浆置换
- 四种评分模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四种评分模型(MELD、MELD-Na、SMSVH及CTP)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住院后确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85例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随访3个月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用MELD、MELD-Na、SMSVH和CTP评分模型进行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每一个模型的预测能力,根据各自的最佳临界值用Kaplan-Meier(K-M)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生存率,并算出总预测正确率。结果死亡组MELD-Na、MELD、SMSVH和CTP的平均分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四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833、0.802和0.75。四者的预测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4,P=0.084)。四者的总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2.35%、77.64%、77.65%、71.7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737,P=0.434)。结论 MELD、MELD-Na、SMSVH和CTP评分模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作用,四种评分模型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四者预测价值相当。
- 唐长华李志彬刘芳徐德翠
- 关键词:预后评分模型
- MELD及其衍生评分系统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评分、MELD联合血清钠模型(MELD-Na)评分、MESO评分/血清钠比值(MELDtoSNaratio,MESO)和integratedMELD(iMELD)评分系统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记录住院后确诊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采用MELD、MELD-Na、MESO和iMELD评分系统,比较各评分系统在两组间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ROCcurve,AUC)评价每一个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用各自ROC曲线确定判断重型肝炎患者生存与否的评分模型的最佳临界值,并算出总预测正确率和Youden指数。结果死亡组的MELD、MELD-Na、MESO、iMELD评分分别是(27.6±7.0)、(34.4±10.7)、(2.1±0.6)和(35.8±9.1)分,均高于生存组的(18.1±4.9)、(20.4±7.8)、(1.5±0.3)和(25.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评分系统的AUC分别是0.839、0.860、0.847和0.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正确率分别是75.41%、81.15%、78.69%和76.2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Youden指数分别为0.537、0.629、0.598和0.541。结论 MELD、MELD-Na、MESO和iMELD评分模型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作用,4种模型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预测价值相当。
- 唐长华李志斌刘芳洪可刘颖徐德翠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预后评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