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4220110001)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5H指数:5
- 相关作者:廖锐全张慢来许冬进张琴鲁艳峰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致密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和进展被引量:32
- 2013年
- 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离不开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逐步向多级分段压裂、大规模分段多簇的"体积压裂"的趋势发展,工厂化作业技术成为致密油气低成本开发的模式。由于技术进步和压裂设备的不断更新,水平井钻井技术、大规模压裂技术和压裂微地震实时监测诊断技术是致密油气开采的三大关键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经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和开发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调研和分析,对机械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裸眼封隔器分段改造技术、可钻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液体胶塞分段压裂技术等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局限性给予论述,展望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各油田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 许冬进尤艳荣王生亮承宁
-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低渗透增产措施
- 井下射孔冲击波传递过程及管柱的移动模拟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研究井下射孔作业对管柱轴向移动的影响,基于爆炸冲击波理论,运用瞬态动力学计算软件DYTRAN模拟射孔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递过程,确定套管柱轴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井底反射回的冲击波到达井口时,井口处有最大的压力值,当爆炸源的最大瞬时压力为184MPa时,管柱的最大轴向位移可达到0.93m,必须考虑管柱上窜对井口装置的冲击作用。该研究初步探讨的射孔作业对管柱的影响,将为完善管串结构的设计提供合理依据。
- 张琴张慢来周志宏廖锐全
- 关键词:射孔冲击波套管
- 聚驱抽油杆载荷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聚合物驱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同时,带来了抽油杆严重偏磨的问题。在分析聚驱产出液黏度变化和流变特性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抽油杆下行过程中杆管环空的流体流动,得到液体阻力随抽油杆运动速度的变化。引入流体修正系数1.58修正水驱计算式;另外,分段拟合了液体通过游动阀产生的阻力曲线,方便抽油杆柱的载荷分布计算。通过对10口井共30种工况下的抽油杆载荷进行计算,比较了实测数据,得到井口处最大、最小载荷的最大偏差分别为7.31%、13.34%。认为两者间具有较好的吻合性,较好地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聚合物驱抽油杆的防偏磨设计计算打下了基础。
- 张琴张慢来陈进姜军新何立军张玉凤张俊廖锐全
- 关键词:聚合物驱抽油杆柱偏磨
- 竖直管中流体差异引起的混合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研究竖直管中2种不同流体在重力作用下的混合特性,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PISO算法对混合过程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合流动特性。结合交联液成胶的浓度要求,确定了交联液和压井液两端的混合速度,进一步研究了密度差及黏度差对混合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度较大的压井液沿管壁呈环状流混入交联液内部,而密度较小的交联液沿着中心轴线连续流入压井液内部不断混合,使得交联液的浓度及有效长度显著下降;当交联液密度由1 020 kg/m3增大到1 130 kg/m3、黏度从0.05 Pa·s提高到0.11 Pa·s时,在交联液端和压井液端分别具有较大的混合速度下降比例,分别为53.8%和31.2%。该项研究结果为调整交联液配方的基本性能提供了参考,有助于胶体抗压强度的提高。
- 张慢来廖锐全刘德基尹玉川陈超姚普勇
- 关键词:数值模拟压井液
- 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模式研究被引量:40
- 2014年
- 随着全球油气公司逐步加大对致密油气藏、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实施勘探开发力度,水平井压裂技术目前己成为提高非常规油气田开发综合效益的主体技术。而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离不开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目前,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也逐步向多级分段压裂、大规模分段多簇的"体积压裂"的趋势发展,工厂化作业已经成为致密油气高效率低成本开发的模式。通过研究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体积压裂工艺的完井方式、储层改造方式和工厂化的作业模式,围绕致密油开发技术、生产作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开发模式和规范,为国内各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技术模式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 许冬进廖锐全石善志承宁李建民
- 关键词:水平井体积压裂
- 水力驱动桥塞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桥塞在水平井段受液流冲击驱动,流体对桥塞的作用力大小除了与流量、流体黏度有关外,还受桥塞长度、桥塞-套管间隙等结构尺寸的影响。运用CFD方法数值模拟套管-桥塞结构的流场,确定了不同工况下的液流作用力和驱动压差,得出以下结论:桥塞端面压力远大于壁面切向力,是桥塞运动的主要动力,随着井口注液速度的增加或套管-桥塞间隙的减小,液流作用力显著增大,对电缆的抗拉强度有较高要求,应严格控制流速和环空间隙,当间隙为1.0~1.5 mm时,注入流速应小于1.0 m/s;在驱动桥塞的过程中,注入液的部分压能转化为高速间隙液的动能,由于存在环空间隙的变截面和桥塞相对液流的速度差,流场出现明显涡漩,增大了桥塞两端压差;桥塞下入速度的提高和偏心使得液流作用力下降,根据同心桥塞在低运动速度下的模拟结果选择电缆,可提高其安全性。分析结果为桥塞在水平井段中的封堵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鲁艳峰张慢来廖锐全周志宏
- 关键词:桥塞电缆内流场偏心
- 气举设计适应性评价新方法——气举工况诊断节点分析法被引量:6
- 2016年
- 在气举装置投入生产前,分析连续气举设计装置对目标油井含水率、气油比、地层压力、产液指数、注气压力和注气量等重要参数的适应范围,评估出气举设计的适应性,进而优化或优选出最佳的气举设计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将气举工况诊断与节点分析进行有机结合,分析气举设计对目标油井各重要参数的适应范围,进而制作出不同的含水率、气油比条件下气举地层压力、产液指数适应性图版,得到了气举设计适应性评价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新方法制作气举设计适应性图版与现场测试判断结果较吻合,可以评价气举设计方案在油井生产中的适应性。
- 罗威廖锐全许冬进张祖国柯文奇谢向威
- 关键词:气举装置适应性
- 超稠油井隔热套管完井工艺技术及现场试验被引量:5
- 2014年
- 提高注入蒸汽热焓是超稠油热采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保证蒸汽注入过程中的热焓,最大限度地降低热损失,防止高温蒸汽热胀冷缩损坏套管和水泥环,必须采用井筒隔热技术。常规的普通套管完井工艺配套热采隔热工艺技术,一般采用隔热油管注汽,普通油管转抽,导致频繁作业,下入井下工具多,事故风险大。隔热套管完井技术,采用隔热套管完井,配套注汽和生产一体化普通油管生产管柱,可有效解决井筒隔热问题,提高套管、水泥环的安全性和蒸汽热能的利用率,且可在放喷后马上转抽,使注采工艺得以简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费用。在河南油田的超稠油区块现场应用中,该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施的2口直井产量是该区块同类型井的2倍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也为在同类油藏水平井实施先导试验作了有益尝试。
- 许冬进张凡徐海民孙星云丁崇飞
- 关键词:超稠油热采完井一体化管柱
- 基于电模拟实验的鱼骨状分支井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研究鱼骨状分支井相关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并检验李春兰鱼骨型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开展了鱼骨状分支井电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鱼骨状分支井分支位置、分支长度、分支数、分支夹角以及分支分布方式等因素对产能均有影响,其中,分支位于两端时的产能大于分支位于中部时的产能;产能随着分支长度、分支数和分支夹角的增加而增大,增大趋势逐渐减弱;分支均匀分布与对称分布的产能接近,同侧分布产能则低于前面两种情况,且分支越长,产能差异越大。通过正交实验评价各参数对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顺序为:分支数>分支长度>分布方式>分支夹角;当分支均匀分布时,李春兰2005年公式精度要高一些,而分支对称分布和同侧分布时,李春兰2010年公式精度更高。实验结果为鱼骨状分支井的优化设计以及注采井网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彭壮汪国琴
- 关键词:电模拟产能正交实验
- 空穴影响离心泵工作特性的CFD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研究离心泵发生空穴后的工作性能,将Singhal空穴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相结合,运用RNG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离心泵的三维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并预测其性能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自叶片工作面的根部向尾部逐渐增大,然后从背面的尾部向根部不断下降,在入口端容易发生空穴。空穴的临界条件为泵入口压力58 104 Pa或出口压力187 792 Pa。当泵发生空穴时,叶轮内的流线偏离叶片型线,并在流量下降时出现大尺度漩涡,造成泵的扬程和效率急剧下降。在设计流量下,一定程度的空穴并不引起泵效的大幅下降,当泵出口压力超过145 k Pa时,空穴造成的泵效下降率小于1.97%。
- 张琴冯定张慢来周志宏廖锐全涂忆柳
- 关键词:离心泵空穴漩涡多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