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80012)

作品数:23 被引量:227H指数:6
相关作者:朱成科柳海民李志超娜仁高娃于翠翠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教育
  • 9篇课程
  • 7篇基础教育
  • 4篇思维
  • 4篇教育改革
  • 4篇基础教育改革
  • 4篇范式
  • 3篇思维范式
  • 2篇新课改
  • 2篇施瓦布
  • 2篇诉求
  • 2篇权力
  • 2篇课程改革
  • 2篇课程目标
  • 2篇课改
  • 2篇话语场
  • 2篇简单性思维
  • 2篇教学
  • 2篇复杂性思维
  • 1篇底蕴

机构

  • 12篇渤海大学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0篇朱成科
  • 6篇李志超
  • 5篇柳海民
  • 3篇于翠翠
  • 3篇娜仁高娃
  • 2篇王澍
  • 1篇姚玉香
  • 1篇林丹
  • 1篇柴蕴梅
  • 1篇王晋
  • 1篇谢桂新
  • 1篇周霖
  • 1篇刘静
  • 1篇曾茂林
  • 1篇李刚

传媒

  • 6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教育科学论坛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课程.教材....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2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被引量:15
2008年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谋划未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生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基于本土实践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分析现在,新时期基础教育呈现出新特征和新矛盾,时代的发展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期望与新要求,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需要我们认真审思,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科学把握。
柳海民娜仁高娃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时代诉求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知识转型与立场更迭被引量:4
2008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就改革的进程来说,经历了"立足本土——批判现实"的知识论立场、"面向世界——应答挑战"的知识论立场,以及与之伴随"复杂性表征——现代性及其超越"的知识论立场。这种立场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成就的发展轨迹,践行了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王澍
关键词: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策略转向与路线生成被引量:9
2008年
渐进改革主张采取温和、稳健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实现改革,把改革理解为一个修正、充实、完善和提高的波浪式前进过程。首先,基础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渐进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渐进改革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因此,30年基础教育的改革策略转向渐进,有其必然性。渐进改革的思想根基是"有限理性"。30年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理论研究者、改革决策者和基层实践者等多方改革利益主体应通过对话形成均势,即"在互动中制衡"。
林丹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30年:话语多元与范式一统被引量:2
2008年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主张来看,30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话语多元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在自主探索中实现了多元发展;第二阶段是范式一统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逐步推进,形成了多样化统一的格局。论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话语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多元教育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和而不同"是基础教育改革未来发展的必然取向。
姚玉香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话语和而不同
素质教育核心理论研究评析被引量:3
2010年
世纪之交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涌现。从纷繁复杂的素质教育研究成果中理清其核心理论的发展脉络,明确其得失,不仅有利于根据新形势和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任务,对素质教育理论加以提炼和深化,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明确素质教育核心理论研究中的得失,有利于清除繁冗,优化理论结构体系,增强其逻辑性,更好地指导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曾茂林
关键词:素质教育研究脉络
新课改的文化底蕴:思维范式的视角转换被引量:3
2008年
课程改革遵循着文化理路的嬗变而实现发展,文化的变革则给课程改革带来震荡。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中,课程改革呈现出失调性"钟摆"。当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在东西方文化中由"游移"转变为"前行",需要有突破陈规旧俗的勇气,更需要有物我通达的灵气。
李志超
关键词:课程改革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课程研制的嬗变被引量:1
2009年
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既孕育着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失败,又萌发了后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兴起。教学目标由虚无存在向内在生成、教学内容由外在普适向自我超越、教学方法由机械发现向建构探究的转向,赋予课程研制嬗变的奥秘。通过全景敞视的思维意识、"马赛克"流动的课程资源、回归"生活意义"的教育场域的考察,以求在对课程研制本体不断追问中加以"解钥"。
李志超朱成科
关键词: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研制
有效教学研究溯源与本土化问题反思被引量:8
2009年
西方有效教学研究先后经历了有效教师特征或品质研究、有效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以及有效教学综合性研究等三个阶段,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且大多以引鉴国外论著居多。在对已有有效教学研究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有必要重点探讨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新生存环境中,我国有效教学本土化研究需要思考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的问题。
柴蕴梅朱成科
关键词:有效教学本土化
课程研究的文化本土性失语与归位被引量:6
2009年
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型反映了其内在文化印痕的分娩。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课程建设出现了本土化意义上的缺失与无序,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冲突上。课程研究为了实现其内在文化由"虚无"向"实体"的转向,着力于从传统文化的渊源中探寻自身内在生长点,以求在民族特色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由此,肇始于过去,融适于现在,指向于将来的文化本土性建构实至名归。
李志超朱成科
关键词:课程
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被引量:105
2011年
卓越教师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设计,这个设计包括:培养模式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和实践能力训练设计等。
柳海民谢桂新
关键词:卓越教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