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225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涤非侯士方王振艳相泓冰杨慧晶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初发的自发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方法将206例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抗体分为抗体阳性组、抗体阴性组。阴性组依据体质量分为肥胖组、非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在起病年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下降、C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抗体阳性组20例,阴性组50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抗体阳性与阴性组相比,起病年龄、体质量指数、C肽水平、血甘油三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起病时血糖、体质量下降、糖尿病家族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空腹血糖、C肽水平、血甘油三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起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抗体阳性20例患者,其中4例停用胰岛素治疗,16例继续胰岛素治疗,20例患者3个月后复查C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50例抗体阴性患者中肥胖组21例停用胰岛素治疗,4例胰岛素治疗;非肥胖组16例停用胰岛素治疗,9例胰岛素治疗;50例患者中8例停用胰岛素患者3个月后复查C肽,2 hC肽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例继续胰岛素治疗患者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自发酮症倾向的初发患者中不仅包括1型糖尿病,也包括部分血糖升高的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对初发自发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分型不明确者,需在病程中监测胰岛功能,逐渐明确分型。
- 王振艳孟馨侯士方相泓冰王涤非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发性
- 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PTEN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及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及其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棕榈酸作用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分以下3组:正常细胞组、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3组细胞各经胰岛素刺激15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TEN、PTEN磷酸化及Akt磷酸化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胰岛素抵抗组大鼠骨骼肌细胞PTEN及PTEN磷酸化蛋白表达较正常细胞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Akt磷酸化蛋白表达较正常细胞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PTEN、PTEN磷酸化及Akt磷酸化蛋白表达较胰岛素抵抗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与正常细胞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与胰岛素抵抗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时PTEN及其磷酸化表达增加,影响细胞凋亡。吡格列酮通过增加PTEN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增加骨骼肌细胞凋亡。
- 丁娇王涤非杨慧晶林奕辰
- 关键词:吡格列酮胰岛素抵抗AKT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