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225001)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锦华刘颖贺嘉闻德亮付大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根管消毒药物对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消毒药物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根管的抗菌效果。方法选用新鲜拔除的60颗前牙,ProTaper预备至F3,将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接种在无菌根管内培养建立感染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Vitapex(B组)、2%洗必泰(C组)、2%洗必泰凝胶(D组)进行根管封药,7 d后接种在BHI琼脂平皿上计数菌落。结果封药前4组根管内细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封药前后根管内细菌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明显减少,与封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B组比较,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明显减少,封药前后细菌量的差值明显升高(P<0.05),但C组与D组比较,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及封药前后细菌量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洗必泰凝胶是再治疗根管最佳的消毒药物。
- 王雪梅王戈仇丽鸿于静涛
- 关键词:根管消毒粪肠球菌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科收治的5例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在同期经病理确诊各期神经母细胞瘤102例,5例诊断肺转移,发病率为4.9%。胸部CT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实性、磨玻璃密度或混合密度、边缘光滑或锐利、无钙化的结节,常伴胸膜转移。2例经化疗肺转移灶消失,1例完全缓解,另1例肺转移复发死亡。3例病情呈进行性恶化、死亡。结论: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CT有一定的特征,常规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灶,化疗对肺转移有效,但可复发,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者预后不良。
- 刘颖孙艳丽程士凯付大军贺嘉王艳芳邹杰高英闻德亮张锦华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儿童
- 增强CT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监测方面的价值
- 2012年
- 目的:评价CT增强检查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个月到7岁,平均3.15岁。分为术前组(10例)和术后组(34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后均行增强CT检查,对比分析化疗前后的CT图像。结果:CT增强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原发肿瘤的体积及肿块内钙化的变化,了解肿瘤推挤临近器官或包绕大血管的情况;帮助判断原发肿瘤部位有无复发、残留;明确有无远处转移及其变化。结论: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化疗,CT增强扫描均是帮助评价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
- 陈艳霞邹杰陈丽英刘颖张锦华闻德亮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小儿化疗
- 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抵制粪肠球菌效果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对于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在辽宁省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测定2%氯已定,110、120、140、160、180、20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5.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Apexcal对粪肠球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14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的抑菌环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大于2%氯已定和110、160、180、20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个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以及2%氯已定的抑菌环直径都大于5.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和Apex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直径明显大于Apex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0、140 mg/m L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是再治疗根管的有效消毒药物。
- 王雪梅刘扬尚德浩于静涛
-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粪肠球菌
- 5-氮杂脱氧胞苷酸诱导ER阴性细胞ERα,ERβ恢复表达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5-氮杂脱氧胞苷酸(5-Aza-dC)对ERα、ERβ阴性细胞株MDA-MB-435的ERα、ERβ的恢复表达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终浓度(1、2.5、5、10、20μmol/L)5-Aza-dC处理ERα、ERβ阴性细胞株MDA-MB-435 96h,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 PCR,RT-PCR)方法检测5'-Aza-dC处理后ER阴性MDA-MB-435乳腺癌细胞株DNMT1、ERα、ERβmRNA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5-Aza-dC均可明显抑制DNMT1 mRNA表达,20μmol/L的5-Aza-dC对DNMT1 mRNA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采用不同浓度5-Aza-dC处理MDA-MB-435细胞96h后,ERα、ERβmRNA表达水平随5-Aza-dC浓度增大而增加,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NMT抑制剂5-Aza-dC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恢复ER阴性细胞中ERα,ERβmRNA表达,说明ERα,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引起ERα、ERβ蛋白失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
- 赵琳于兆进李宇男何苗王麟任婕白雪峰赵海山姚维范魏敏杰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甲基化
- 自制洗必泰凝胶对粪肠球菌抑菌效果体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自制洗必泰凝胶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在辽宁省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测定生理盐水(A组)、Vitepex(B组)、2%洗必泰溶液(C组)和洗必泰凝胶(D组)对粪肠球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和D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抑菌环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组内各时间点抑菌环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必泰凝胶是根管再治疗的理想消毒药物。
- 王雪梅朱晓华仇丽鸿于静涛
- 关键词:根管消毒粪肠球菌
- MicroRNA在肿瘤干细胞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肿瘤干细胞(CSCs)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根源之一。microRNA(mi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而导致该mRNA分子的翻译受到抑制,参与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最近的研究发现,miRNAs参与CSCs的分化、自我更新等生物学特性的调控。miRNAs可以作为CSCs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赵琳魏敏杰
- 关键词:微小RNA肿瘤干细胞分化自我更新
- MicroRNA与乳腺癌干细胞被引量:1
- 2012年
- 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根源之一。microRNA(mi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而导致该mRNA分子的翻译受到抑制,参与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最近研究发现,miRNAs参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化、自我更新等生物学特性的调控。MiRNAs可以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吕沐天于海张杉杉孙明立魏敏杰
-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MIRNAS
- FANCF-shRNA质粒构建及其对卵巢癌细胞OVCAR3沉默效应的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构建针对人FANCF基因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siRNA对卵巢癌OVCAR3细胞系FANCF基因的沉默效应。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设计合成的能表达短发夹RNA的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SilencerTM4.1-CMV-neo,构建能表达FANCF-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OVCAR3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RT-PCR验证mRNA表达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质粒酶切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FANCF-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与野生型OVCAR3相比,脂质体法转染卵巢癌OVCAR3细胞后,FANCFmRNA 24、48和72 h的表达水平与阴性控制组比较均下调,抑制率分别为(23.91±6.58)%(、51.23±5.86)%和(47.42±7.52)%;FANCF蛋白在244、8和72 h的表达水平与阴性控制组比较亦下调,抑制率分别为(16.28±5.46)%(、24.42±6.85)%和(36.05±8.26)%。证实FANCF-shRNA具有沉默OVCAR3细胞FANCF基因表达的效应。结论:siRNA-FANCF干扰可引起卵巢癌OVCAR3细胞系FANCF基因沉默,可能为卵巢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 郝俊莹孙海刚李娜余涧坤唐宏涛李艳琳于兆进赵琳何苗魏敏杰
- 关键词:FANCF
- 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科收治的神经母细胞瘤110例,其中26例肿瘤位于纵隔,其他部位84例。将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生物学预后因素与其他部位对比。结果:纵隔组平均年龄25.5个月,与其他部位组相近。初诊时纵膈组88.5%有症状,高于其他部位组60.7%(P<0.05);早期病例(Ⅰ、Ⅱ期)34.6%,高于其他部位组8.3%(P<0.05);血清NSE>100 ng/L者达21.4%,低于其他部位组86.1%(P<0.001)。纵隔组N-myc基因拷贝数均<10,其他部位组N-myc基因拷贝数>10者为23.1%(P<0.05)。纵隔组4年总生存率为80.0%,其中局限性肿瘤(Ⅰ、Ⅱ、Ⅲ期)达100%,分别高于其他部位组44.0%、82.0%。结论:多数纵隔神经母细胞瘤表现出临床分期早(Ⅰ、Ⅱ期)和良好的生物学预后因素,这些特征可能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良好的预后相关。
- 刘颖王艳芳贺嘉付大军程士凯孙艳丽高琳闻德亮张锦华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纵隔儿童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