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012)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晓东钱锦汪枫桦许迅张皙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时神经生长因子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后视网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fos、bcl-2、Fas-L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右眼和左眼分别设为实验组(NGF组)和实验对照组(PBS组),另设立正常对照2只。通过在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RD)动物模型后,右眼在玻璃体腔内注射NGF 5μg/次(1 g/L),每4 d注射1次,作为NGF组;左眼注射PBS作为实验对照组。两组在建立模型后1.5、3、6、12 h和1、2、4、8、16、32 d分别取眼球,采用免疫组化学法对视网膜细胞的bc l-2、Fas-L、caspase-3和c-fos进行标记。结果Fas-L、bc l-2、caspase-3和c-fos在实验各组均有表达,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NGF组的各基因蛋白表达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组的c-fos蛋白表达与PBS组相比,表达高峰时间延迟,且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实验性RD后给予外源性NGF能促进bc l-2基因的表达,抑制c-fos基因和Fas-L的表达,影响caspase-3的激活和表达,从而抑制RD后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 钱锦孙晓东许薇琦刘海洋张皙许迅陆洪芬陈荣家路长林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神经生长因子凋亡
- 黄斑水肿患者中心凹厚度与同视性质及平均敏感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同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 OCT仪进行OCT榆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同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颞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柏关性(r=0.433,P=0.058)。同视分析中,同视稳定组与固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巾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固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 王雯秋王泓张磊姜媛钱锦王卫峻汪枫桦吴颖孙晓东
- 关键词:黄斑水肿中央凹视野检查法
- 视网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细胞凋亡与视网膜变性疾病、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等多种眼病中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的死亡有密切关系,是视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调控凋亡通路,从而对视网膜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我们综述了视网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对凋亡调控的影响在视功能丧失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张娴孙晓东
- 关键词:凋亡视网膜神经营养因子
- 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损伤及自我保护机制被引量:2
- 2008年
- 视网膜脱离(RD)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RD后视功能恢复不良是目前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RD后视功能受损和视网膜内源性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造成视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
- 王雯秋孙晓东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视功能
- 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后不同时期的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探讨UPR与RD后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88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1只鼠;RD组77只鼠,左眼视网膜下注射10mg/ml透明质酸钠建立RD模型,分别在RD后1/2、1、2、4、8、16、32d收集大鼠左眼球及视网膜组织,RD后各时间组每组各11只大鼠。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Western cblotting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RP78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GRP78在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布。结果建立大鼠RD模型后,1/2、1、2、4d组大鼠视网膜GRP78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RD后各组大鼠视网膜GRP78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8、16、32d组大鼠GRP78蛋白水平为高峰;GRP78蛋白在RD大鼠视网膜全层细胞均有表达。结论实验性RD后,启动UPR保护机制,通过上调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引导蛋白质正确折叠,降低细胞损伤;这为通过干预该反应降低RD患者的细胞损伤,促进视功能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海洋孙晓东汪枫桦许迅张娴张皙
-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动物实验
- 内质网应激参与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途径的标志物生长停滞及DNA损伤基因153(GADD153)在大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不同时期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内质网应激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对照实验研究。Wistar大鼠88只(88只眼),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视网膜脱离后1/2、1、2、4、8、16及32d组;每组各11只鼠(11只眼),通过在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在视网膜脱离后1/2、1、2、4、8、16及32d分别摘除眼球。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ADD153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焦显微镜技术,观察GADD153蛋白在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布。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各组鼠视网膜凋亡细胞百分比和GADD153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鼠视网膜脱离后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光感受器细胞层,凋亡高峰出现在视网膜脱离后2—4d,8d后显著减少,组间视网膜细胞凋亡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23,P〈0.05);视网膜脱离后1/2、1、2及4d,视网膜GADD15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x^2=27.223,P〈0.05);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F=16.052,P〈0.05),主要表达部位在光感受器细胞层。结论视网膜脱离后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ADD153被激活,并在视网膜组织表达水平增高,其表达状态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时间和发生位置相一致;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途径参与了视网膜脱离�
- 刘海洋钱锦汪枫桦许迅张皙张娴李甦雁张正培孙晓东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内质网细胞凋亡光感受器
- 内质网应激与眼科疾病被引量:6
- 2007年
- 内质网是蛋白质修饰、折叠和钙储存的场所。内质网中钙离子紊乱和未折叠蛋白质蓄积,可引发内质网应激,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未折叠蛋白反应。而长期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质网应激过程相关,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及白内障等。本文主要将近年来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眼科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 钱锦孙晓东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凋亡未折叠蛋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