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80713)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志东李亚东宋杨吴林刘海广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吉林省财政厅科研育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蔓越橘茎段离体培养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适宜蔓越橘茎段离体培养的接种时期、消毒剂、培养基、ZT浓度及培养基pH。结果表明,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采集的茎段接种成活率达70%以上;采用12.5%的84消毒液处理5 min或0.1%HgCl2处理3 min的茎段成活率达70%以上;改良WPM培养基培养效果优于Anderson盐+MS有机物、MS、1/2MS和Anderson培养基;用改良WPM+ZT 1.0 mg·L-1初代培养的成活率为70.8%;用改良WPM+ZT 0.3 mg·L-1继代培养的株高、茎粗、增殖系数最高,节间数最多;最适培养基pH为4.5~5.0。
- 张志东杨瑞芹李亚东刘海广吴林
- 关键词:茎段
- 越橘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8份越橘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条ISSR引物扩增的总带数为4~12条,平均扩增出6.36条带,平均多态性带数为3.43条,平均多态性百分比为51.6%;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867处将38个越橘品种分为2大类;试验结果对研究越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加快越橘品种改良具有一定作用。
- 宋杨张红军窦连登张志东李亚东
- 关键词:越橘ISSR品种资源亲缘关系
- 黑穗醋栗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39个黑穗醋栗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扩增的总带数(A)从3到11条不等,平均扩增出6.77条带,平均多态性带百分比(P)为64.37%。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8496处将39个黑穗醋栗品种分为5组。第Ⅰ组包含8个起源国家的品种,说明世界各国之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Ben Lomond’和‘Kantata’同其他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两者又有诸多优良农艺性状,可作为黑穗醋栗的优良育种材料。
- 宋杨张春雨张志东温景辉李亚东吴林刘海广
- 关键词:黑穗醋栗ISSR亲缘关系
- 茶藨属植物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ISSR标记与表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ISSR标记和表型特性分析对茶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5条谱带,所有条带都具有多态性,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57和0.413。13个茶属植物的相似性系数为24.66%~82.05%,在阈值为58%处,共分为5组。7个茶属植物的表型遗传变异为0.17%~28.60%,长白茶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单宁和果实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东北茶具有较高的维生素C,并且这两个种同黑穗醋栗、红穗醋栗和醋栗分别聚在不同的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长白茶和东北茶可作为穗醋栗和醋栗育种的重要资源。
- 刘海广田贺宋杨张志东李亚东吴林
- 关键词:茶属ISSR亲缘关系
- ‘泽西’越橘VcDF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克隆‘泽西’越橘的VcDFR基因,对其进行表达模式分析,构建VcDFR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E3中诱导表达,为探讨越橘VcDFR基因的表达与花青苷生物合成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以越橘果实总RNA为模板,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越橘VcDFR基因。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VcDFR基因在‘泽西’越橘不同组织器官中和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不同组织中和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花青苷含量。将获得的越橘VcDFR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VcDFR,在大肠杆菌DE3中诱导表达。【结果】从越橘果实中克隆到1条VcDFR基因。序列分析显示VcDFR基因具有保守的NADPH结合域和底物特异结合区。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VcDFR在枝条、叶片、果肉、果皮和花中均能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明显,在果肉和果皮中表达量较高。与其他组织器官相比较,果肉和果皮中花青苷含量较高。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随着VcDFR表达的升高,果肉中花青苷含量呈递增的趋势。使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构建的融合表达蛋白,结果表明融合表达的VcDFR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结论】‘泽西’越橘果实中VcDFR的表达与花青苷的生物合成有一定关系,VcDFR的表达促进了花青苷含量的增加。VcDFR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为进一步鉴定该蛋白及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 宋杨窦连登张红军张志东李亚东
- 关键词:基因表达分析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