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FX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铁雄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美国财产法的自然法基础
- 2010年
- 美国财产法理论的历史基础是建立在洛克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及布莱克斯通的个人绝对财产权观念之上的。洛克在遵循西方自然法理论传统上提出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及劳动价值与征服理论在那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而布莱克斯通在继承洛克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发展出的个人绝对财产权观念与'独有的和专断的支配权'主张则是那个时代的一贯特征。随着洛克与布莱克斯通的理论传播至美洲殖民地,他们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和绝对财产权观念就成为了18世纪美国财产法的理论来源和中心特点,对美国财产法自然权利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培植了美国财产法理论的自然法基础。
- 王铁雄
- 关键词:自然法私有财产权美国财产法
- 洛克的自然财产权理论被引量:5
- 2010年
- 洛克的自然财产权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洛克在继受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观点的基础上,基于上帝的神圣启示和人类的正确理性,提出了自然财产权理论:他认为源于上帝恩赐的原始共有财产权和源于个人劳动的私有财产权都是人类应有的自然权利。其次,与格劳秀斯和普芬道夫的理论一脉相承,洛克指出了私有财产权固有的排他性与综合性特征,即财产权应该是对财产获得、使用和处分的排他性权利的综合统一,不过,与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相比,洛克更加强调排他性财产权的绝对性与不受限制性。最后,其理论对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观点最大的发展在于:洛克并不接受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关于私有财产权的产生须基于人类普遍同意的观点,他认为私有财产权产生于个人的劳动,并由此提出劳动价值与征服理论。
- 王铁雄
-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自然权利
- 普芬道夫的自然财产权理论被引量:7
- 2010年
- 普芬道夫遵循古典自然法思想和格劳秀斯的观点,在人类维系自我生存的自爱的自然本性观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财产权理论:他认为原始共有财产权及从中发展出的私有财产权都是每个人所享有的自然权利。而私有财产权的产生则是基于人类明示或默示的普遍同意。并指出私有财产权固有的排他性与综合性特征。而且,普芬道夫进一步指出,财产权作为每个人享有的一种自然权利,还应包括在极端紧迫的情况下每个人享有利用物品的必需权。但是,普芬道夫认为,这种必需权存在一定的限制,以利于鼓励勤劳、消除懒惰、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样,他就被引向了接受奴隶制度的自然性。因而使自我保存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必需权失去了其主要意义。
- 王铁雄
-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
- 洛克与美国财产法个人自然财产权观被引量:3
- 2011年
- 洛克在继受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观点的基础上,基于上帝的神圣启示和人类的正确理性,提出了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他认为源于上帝恩赐的原始共有财产权和源于个人劳动的私有财产权都是人类应有的自然权利。同时,作为近代个人主义文化思想的直接产物,在其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上,洛克对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的观点作了重大发展,他认为私有财产权产生于个人的劳动而不是人类的普遍同意,并由此提出劳动价值与征服理论。洛克的这种基于融入个体劳动的"占有"即产生个人自然财产权利的劳动价值与征服理论,对美国财产法自然权利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培植了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个人自然财产权观。
- 王铁雄
- 关键词:自然权利私有财产权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