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ZD038)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史鸿文刘成纪王保国张敏谈新敏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文化
  • 5篇中原文化
  • 2篇地域文化
  • 2篇民族
  • 2篇民族精神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地坑
  • 1篇地坑院
  • 1篇地理变异
  • 1篇地域文化研究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国家
  • 1篇义利
  • 1篇义利观
  • 1篇忧患
  • 1篇忧患意识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化
  • 1篇政治文化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史鸿文
  • 2篇刘成纪
  • 2篇谈新敏
  • 2篇王保国
  • 2篇张敏
  • 1篇高丹盈
  • 1篇李俊霞
  • 1篇蒋帮友

传媒

  • 6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持人语: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高丹盈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中原文明主持人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
河南地方戏曲的危机及对策被引量:3
2008年
河南地方戏曲有着辉煌的传播史、发展史,剧种之多、流传之盛、戏曲资源之丰富,全国很多省份都难以企及。但河南的民间剧种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文章对河南地方戏曲的存在意义、危机现状、濒亡原因等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李俊霞
关键词:戏曲危机
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被引量:8
2007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文化实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利益长期成为地域文化论述的主导性动因,此类成果大多视界狭窄、学理性严重不足。我们认为,地域文化研究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地关系,二是地域差异与文化共同体的关系。前者涉及地域文化的历史生成,后者涉及地域文化的理论定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基本上被各地自然环境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传统限定;所谓的地域文化差异则是中国文化"体同"基础上的"异",历史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南北之争及更加细化的文化辨异,大体脱不了原乡人自我论述的背景。
刘成纪
关键词:地域文化
论中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动力和途径
2009年
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的创造性转换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中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动力之源;植根于中原文化传统走"溯本开新"之路,立足中原实际、站在时代高度、突出中原地域特色,借鉴和吸收天下文化、取人之优长补己之劣短,是实现中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基本途径。
谈新敏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从中原文化看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动因被引量:10
2007年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与中原文化精神的厚重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以下方面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原文化中天人关系的新发展、中原文化优秀品质的自然接续、中原民间伦理的社会化践履与更张、中原民生意识中利益共享原则的放大与超越、中原文化与社会实践中领导者献身精神的延展与新生。
史鸿文
关键词:中原文化红旗渠精神历史动因
关于中原文化的三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6
2007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原文化成为国内地域文化研究的新热点。但关于这一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澄清,如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划界问题,"中原"概念的形成、变异对中原文化定位的影响等。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既立于地域而又超越地域的双重特点。其文化的自觉起于魏晋,经过近古时期的调整而在当代有新的发展。中原文化沿黄河流域不断扩展,使其涵盖的疆域保持弹性。它在近世的衰弱是国家政治版图变化的必然结果,在当代的重建则依托新文化元素的融入。
刘成纪
关键词:地域文化历史形成地理变异
教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教化——传统中原政治文化传播模式探析被引量:8
2008年
至少在北宋以前的历史上,中华文化史是以中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依托而展开的。中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儒家文化为基本框架,融道、儒、法、释为一体的政治文化。主张"教化为先,刑罚为辅"的理念,因此,其政治教化过程,又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由于主要借助于政治的手段来完成传播过程,中原政治文化的传播表现为"一元主导"的模式。
王保国
关键词:中原文化政治教化文化传播
建设一种文化生态——以陕县张村地坑院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地坑院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包含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地坑院本身融合了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我们不仅应当寻求对其自然生态方面的保护和研究,更要注重对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在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实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张敏
关键词:文化生态自然生态文化因素民间传统文化民居形式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承载空间。中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容构成,它几乎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涉及的各项内容。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性、地域性、民间性、丰富性、特色性、人文性、发展性等特点。它在见证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荣历史、传承民族精神、连结民族情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方面都有其突出的意义。
史鸿文蒋帮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精神
中原传统思想文化的现时代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传统文化及其孕育的民族精神是真正地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并赖以生存繁衍、世代延续的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的中原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思想文化精华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现时代价值。传统的“持中”、“尚和”、“宽厚”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思想基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复兴而奋发进取提供动力之源;有关义利关系思想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价值导向。
谈新敏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忧患意识义利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