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41016)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长健刘磊江晓华刘姣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制度风险及治理被引量:12
- 2014年
-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存在制度风险,具体包括制度生成的非中性和路径依赖风险、制度运行的内部风险和溢出风险、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的处置风险。因此,必须明确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法律原则,优化制度变迁路径;健全土地利益机制,保证制度生成中性;设立交易范围、条件、关系、程序法定和交易过程规范的市场交易制度;确立柔性干预、刚性干预和宏观调控三者结合的政府介入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的处置机制,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
- 江晓华
-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市场交易制度
- 普惠金融、赋权转向及制度实践--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被引量:2
- 2018年
- 普惠金融对实现金融公平、弱势群体保护以及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通过调查发现,普惠金融在制度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究其原因,普惠金融理念是经济性或是政策性理念,不是法学上的理念。法律控制作为社会控制中最为稳定、科学的控制手段,没有法律保障普惠金融寸步难行,而法律保障核心是赋权。通过分析国内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探析金融发展权的法理融入,提出普惠金融的金融发展权转向,以金融发展权为核心,构建制度实践保障。
- 李长健孙富博
- 关键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公平
- 代际公平视域下农村土地流转过度集中的风险防范被引量:24
- 2014年
- 生存权与发展权既是当代农民权益保护的焦点,也是后代农民权益保护的核心。面对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的趋势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以生存权与发展权为中心来思考土地流转"集中度"与代际公平的关系问题。代际公平视域下,农村土地流转过度集中会产生损害后代农民土地上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以及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风险。合理把握土地流转"集中度",维护土地权益分配的代际公平,可以从"法律保障→权益代表→权益实现"的逻辑来思考,并建立起代际法律保障机制、代际权益代表机制以及后代人权益实现机制。
- 李长健刘磊
- 关键词:代际公平
- 新农村社区发展法律保障机制与模式研究
- 2014年
- 个体保护—组织保护—社区保护,是农民权益、农民组织权益保护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农民个体、农民组织生存的时空载体——农村社区的发展,是保护、发展与实现其权益的关键。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社区不断发展,实现从平等生存权到平等发展权,从形式公平到实质公平发展是一个渐进、缓慢的演变过程。在法治与自治、利益分享与利益共享、平等保护与倾斜保护的对立统一中,其法律保障机制的选择、主体体系的合理架构成为其法律保障模式择定的基础。基于倾斜性保护的理念追求,在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的中心原则指引下,找寻出主体协调、产业协调、区域协调、系统协调等多元协调的体系化保障模式,是农民权益保护与新农村社区发展的法律保障模式框定的应然选择。
- 李长健
- 关键词:农民权益保护共享利益实质公平
- 农村金融排斥及其干预路径——村镇银行视角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六维度"分析法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地理排斥、自我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以及市场营销排斥,其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村经济普遍表现出弱质性以及农村信用担保缺失等,而村镇银行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是干预农村金融排斥的有效途径。
- 刘姣华李长健
- 关键词:农村金融排斥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