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25007)

作品数:26 被引量:232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树义梁冰马杰沈钧贤赵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蝙蝠
  • 6篇回声定位
  • 4篇翼手目
  • 3篇大足鼠
  • 3篇大足鼠耳蝠
  • 3篇翼手目动物
  • 3篇人兽
  • 3篇人兽共患
  • 3篇人兽共患病
  • 3篇鼠耳蝠
  • 3篇患病
  • 3篇共患
  • 3篇共患病
  • 3篇捕食
  • 2篇动物
  • 2篇野生动物
  • 2篇声波
  • 2篇声波频率
  • 2篇生态系统
  • 2篇食鱼蝙蝠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动物园
  • 1篇上海野生动物...

作者

  • 26篇张树义
  • 19篇梁冰
  • 7篇马杰
  • 6篇沈钧贤
  • 6篇张劲硕
  • 5篇赵辉华
  • 3篇周江
  • 3篇张礼标
  • 3篇刘绪生
  • 2篇吴常文
  • 2篇赵淑江
  • 2篇吴文化
  • 2篇王日昕
  • 2篇陈敏
  • 2篇陈金平
  • 2篇冯江
  • 1篇张俊鹏
  • 1篇任宝平
  • 1篇张信文
  • 1篇唐占辉

传媒

  • 7篇动物学杂志
  • 5篇Curren...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Zoolog...
  • 2篇台湾海峡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圈养雄性川金丝猴交配模式被引量:37
2002年
采用焦点动物观察取样法对上海野生动物园半散放的一群川金丝猴 (7♂ ,4♀ )交配活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 ,发现该物种在交配过程中无锁结现象 ,通常在一次爬跨及数次 (2± 1 5 8,n =782 )抽动后出现射精 ;在 1h之内出现两次射精的比例约占总射精数的 2 6 %。根据Dewsbury分类标准 ,我们认为雄性川金丝猴的交配模式在Dewsbury的分类系统中应属第 11种 (无锁结、有抽动、一次深插入、多次射精 )和第 12种 (无锁结、有抽动、一次深插入、单次射精 )两种模式。川金丝猴的整个交配过程持续时间约为 19 4± 0 7(782 )s,按照Dixson的标准 (插入持续时间 6 0s以下为短时插入型 ) ,应属第 12种 (无锁结、有抽动、一次短时间插入 )。
任宝平夏述忠李庆芬张树义梁冰邱军华
关键词:交配模式
皮氏菊头蝠夏季的捕食行为对策被引量:17
2002年
利用蝙蝠超声波探测器和CoolEditor 2 0 0 0声波分析软件研究了皮氏菊头蝠 (Rhinolophuspearsoni)的超声波信号 ,同时在野外研究了其捕食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皮氏菊头蝠是FM/CF/FM型的食虫蝙蝠。其回声定位信号的CF声波两端均附有短暂的FM信号 ,每次声波脉冲包含 2段信号 ,第 1段信号的CF频率为 (6 1 0 8±0 0 19)kHz ,持续时间为 (4 6 85± 3 72 )ms ;第 2段信号的CF频率为 (6 0 97± 0 0 3)kHz ,持续时间为 (35 12± 2 6 7)ms。在对皮氏菊头蝠的捕食行为研究中 ,通过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皮氏菊头蝠在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主要以式捕食鳞翅目 (Lepidoptera)、鞘翅目 (Coleoptera)等中型个体的昆虫 ,对食物种类及其体型具有选择性。此外 ,其形态与回声定位功能之间还表现出相关性。
周江谢家骅戴强曾亚军刘建昕张文刚张树义
关键词:捕食行为回声定位食物选择
黑鲷DMRT1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根据其他鱼类DMRT1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 ,利用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的方法克隆了黑鲷 (Acanthopagrusschlegeli)DMRT1基因cDNA的一个片段 .该片段长 13 8bp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由 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同源性分析表明 。
刘绪生梁冰王日昕吴常文张树义
关键词:DMRT1基因黑鲷分子生物学CDNA克隆
人工神经网络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识别方面的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近年来 ,人工神经网络被不断应用于野生动物的声学研究中。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以及这项新技术的研究方法 ,并且重点介绍了它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识别方面的应用。
张树义王立新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蝙蝠回声定位叫声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小褐菊头蝠被引量:17
2005年
20 0 2年 1 1月 ,在考察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翼手目动物区系过程中 ,在景洪县基诺乡获得的6号标本 ,经鉴定为小褐菊头蝠 (Rhinolophusstheno) ,为中国翼手类新记录。本文在比对已有文献描述的基础上 ,给出了所采集标本的测量数据和描述 ,并讨论了其分类地位和现状。
张劲硕张礼标赵辉华梁冰张树义
关键词:翼手目
4种蹄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与体型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1年
对黄大蹄蝠、三叶蹄蝠、大蹄蝠与小蹄蝠四种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蹄蝠科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组成、频率、波长及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特征 ,简要分析了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与捕食区域的关系 ;选定头体长、前臂长和体质量为体型参数 ,采用Pearson方法对蹄蝠科蝙蝠体型和回声定位频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蹄蝠的体型与回声定位声波呈明显的负相关 ,作出主频率 -前臂长回归线 ,更直观地描述频率与前臂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 ,并对相关性分析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冯江刘颖陈敏赵辉华周江张树义
关键词:回声定位声波体型声波频率
果蝠——多种人兽共患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被引量:7
2003年
果蝠是多种病毒的自然宿主,近年来已造成3次新兴人兽共患病的流行。本文对1994~1999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区发生的3次人兽共患病的流行情况、新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果蝠的生态环境改变与新兴疾病流行的联系等方面做一评述,以期在SARS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有所启示。
张树义贾广乐吴庭鹤
关键词:人兽共患病病毒自然宿主
狐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被引量:12
2004年
翼手目 (Chiroptera)为真正能飞翔的哺乳动物 ,现存 19科 110 7种 ,分别属于小蝙蝠亚目 (Microchiroptera)和大蝙蝠亚目 (Megachiroptera) ;其中大蝙蝠又称旧大陆狐蝠或果蝠 (flyingfox) ,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仅狐蝠科 188种 ,我国自然分布有 9种。部分地区因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杀导致狐蝠种群数量全球性或地区性下降或灭绝 ;狐蝠通过传播种子或传粉 ,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基因交流。因此 ,狐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扩散。
马杰张金国张恩泉张劲硕梁冰张树义沈钧贤
关键词:狐蝠种子传播传粉森林生态
食鱼蝙蝠形态和行为特化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总结了食鱼蝙蝠种类、分布 ,及其形态结构、回声定位功能和捕食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食鱼蝙蝠与近水面“拖网式”食虫蝙蝠在形态、回声定位信号及捕食行为方面的异、同 ,推测食鱼蝙蝠起源于“拖网式”食虫蝙蝠类 ;体形和回声定位信号的几种特异性是捕食行为进化压力 ,而环境是决定因素。
马杰梁冰张树义沈钧贤
关键词:食鱼蝙蝠捕食行为形态学进化
翼手目动物特殊的生殖策略: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被引量:7
2003年
介绍了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现象在翼手目动物中的分布、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及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的机制 。
刘绪生张树义梁冰
关键词:蝙蝠翼手目生殖策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