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0907595)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袁正勇彭振博邱从平陈亚东徐迪静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锂离子电池NbSnSb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球磨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用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非原位XRD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反应机理。所制备的铌锡锑三元合金材料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在2~5μ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568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初始容量的59.2%。由于铌锡锑材料中非活性物质Nb的作用,在相同条件下,与锡锑二元合金负极材料相比,其贮锂容量和循环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
- 袁正勇邱从平彭振博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碳包覆MnSn_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性能
- 2012年
- 用球磨-热解法合成了碳包覆锂离子电池锰锡合金负极材料MnSn2/C。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1~2μm之间,合金材料表面完全被碳包覆,碳层厚度约为60~120 nm。在充放电电压为1.5 V到0 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675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仍然保持为440mAh/g。与没有碳包覆的MnSn2负极材料相比,其循环性能有较大提高。
- 袁正勇邱从平彭振博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纳米锡镍复合氧化物贮锂材料的研究
- 2010年
- 用液相沉淀-热解法合成结构和组成不同的锂离子电池纳米锡镍复合氧化物贮锂材料。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制备的锡镍复合氧化物平均粒径约为10 nm。非晶态NiSnO3负极材料的初始可逆贮锂比容量为817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仍然保持为77.0%。晶态NiO.SnO2复合贮锂材料初始可逆贮锂比容量为756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66.5%,两种材料对大倍率充放电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与晶态NiO.SnO2复合贮锂材料相比,非晶态结构的锡镍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袁正勇张慧波陈亚东孙聚堂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碳包覆锑锌合金贮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2011年
- 用化学还原-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碳包覆锑锌合金负极材料Sb3Zn4/C。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0.5~1.0μm,材料表面碳的包覆较均匀,包覆厚度为80~100 nm。在充放电电压为0~1.5 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535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74.4%。与没有碳包覆的锑锌合金贮锂材料相比,其贮锂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大大提高。
- 袁正勇彭振博邱从平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锌锡锑三元合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贮锂性能被引量:1
- 2010年
- 用化学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纳米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ZnSnSb2。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5-15n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708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82.1%。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9V到0V时,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329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充电容量仍然保持在95.7%。由于材料中非活性物质Li3Sb的作用以及材料所具有的纳米结构,使其循环性能大大提高。
- 袁正勇彭振博叶海亚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铜锡锑合金负极材料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纳米铜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Cu6Sn5Sb5,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非原位XRD测试方法研究了材料的贮锂机理。所制备的材料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在15~30n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595mAh/g,经过3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79.5%;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9~0V时,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360mAh/g,经过3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充电容量仍然保持在95.6%。
- 袁正勇徐迪静陈亚东彭振博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