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414)
- 作品数:3 被引量:91H指数:3
- 相关作者:牛建明张庆康萨如拉丁勇何欣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为例被引量:66
- 2013年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是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主要类型,生态系统脆弱,气候波动剧烈,研究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区设置了202个样地进行群落调查,在干旱区及半干旱区两种资源供给下,分析了物种丰富度、功能群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旨在解决两个科学问题:1)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中,哪一种与生产力关系更为密切?2)资源供给对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群落生产力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功能群丰富度与年降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2)群落生产力随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两者间呈正线性关系,功能群丰富度与生产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资源供给会影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资源供给低时,多样性对生产力贡献较低,资源供给高时,多样性对生产力的贡献较高。该研究丰富了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同时,考虑到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在近几年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且多数研究集中于小尺度的人工控制实验,因此,在大尺度自然生态系统中开展功能性状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将十分必要。
- 马文静张庆牛建明康萨如拉刘朋涛何欣杨艳张艳楠邬建国
- 关键词:资源供给物种丰富度
- 气候假说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的解释被引量:21
- 2015年
- 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内蒙古草原192个野外样地的调查数据,结合各样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9个气候因子,探讨内蒙古草原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主导因素,以确定气候假说在该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内蒙古草原物种丰富度经度格局显著,呈现沿经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同时由于经纬度的共线性,也呈现出沿纬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方差分解显示,能量单独解释率为2.7%,水分单独解释率为11.4%,水分和能量共同解释率为46.3%,未解释部分为39.6%,可见能量与水分的共同作用在物种丰富度格局形成中占主导地位,支持水热动态假说。这说明水热动态假说适用于解释内蒙古草原物种丰富度格局。
- 刘庆福刘洋孙小丽张雪峰康萨如拉丁勇张庆牛建明
- 关键词:经度
- 内蒙古草原优势种群种间关联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是群落的重要数量和结构特征之一,对于认识群落的组成和动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内蒙古草原194个野外调查样地的基础上,基于2×2列联表及物种重要值,通过方差比率法分析、x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了重要值较高的15个优势种群、105个种对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与x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相比,Spearman秩相关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推断其更适合大尺度种问关系的分析;(2)方差比率法分析显示15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群落整体上处于较稳定的阶段;(3)x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三种方法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78、0.44、0.67,种间负关联为主是环境需求的不相似性与种间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4)依据Spearman秩相关结果,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主要体现了对水分需求的差异.
- 燕亚媛金一兰刘思齐丛日慧陈俊俊牛建明丁勇
- 关键词:种间关联生态位生态种组种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