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A073)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文阳时侠清闫素辉王振林张从宇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科技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浸种条件对小麦种子吸水特性及活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为确定催芽机播小麦种子适宜的浸种条件,选用小麦品种偃展4110,将其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分别浸种,分析了种子吸水特性与种子回干后的活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水率相当的条件下,采用较低的温度浸种,浸种液的电导率较低,即能够减少种子内含物渗出量,并且种子吸胀率较小。与其它浸种处理相比,30℃浸种6 h和40℃浸种4 h下小麦种子简化活力指数较高。30℃浸种6 h处理既保证了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又相对适合机械化播种。
- 时侠清潘虹李文阳葛严新任代胜
- 关键词:小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
- 小麦冠层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力分析
- 2013年
- 试验选用矮抗58等8个小麦亲本,按照4×4 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田间种植16个F1及亲本种子,测定了倒1叶片重、倒2叶片重、倒1叶枕相对高度、倒2叶枕相对高度、颖芒重、穗轴节片重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杂种优势上,倒1叶片重>穗轴节片重>倒2叶片重>倒2叶枕相对高度>倒1叶枕相对高度>颖芒重;在狭义遗传力上,倒1叶枕相对高度>倒1叶片重>倒2叶枕相对高度>颖芒重>穗轴节片重>倒2叶片重。
- 时侠清裴娜韩欢
- 关键词:小麦叶片遗传力
- 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淀粉粒分布与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2年
- 为明确施氮对小麦淀粉粒分布与加工品质的影响,选用强筋小麦藁城8901和弱筋小麦豫麦50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淀粉粒分布特征与部分加工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适量施氮(240kg.hm-2)显著提高籽粒B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过量施氮(360kg.hm-2)时小麦籽粒B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降低。施氮水平对两个小麦品种籽粒A、B型淀粉粒数目百分比无显著影响。在施氮0~240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直、支链淀粉积累量,而过量施氮不利于籽粒直、支链淀粉的积累。小麦湿面筋、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参数与A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与B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适量施氮能使强筋小麦加工品质变优;增施氮肥导致弱筋小麦加工品质变劣。
- 李文阳卢继承闫素辉时侠清张从宇王振林
- 关键词:小麦氮素
- 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对氮素的响应
- 2013年
- 为了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小麦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了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及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籽粒GMP颗粒粒径范围为0.375~200μm。GMP颗粒体积分布总体上呈双峰曲线变化,<12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11.2%~45%,>12μm的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为55.0%~88.8%。与弱筋小麦山农1391相比,强筋小麦藁城8901有较高比例的>12μm颗粒。GMP颗粒数目分布表现为单峰分布,<4μm和<12μm的颗粒数目百分比分别为97.5%~98.0%和99.9%,表明小麦GMP颗粒中绝大多数为<4μm的小颗粒。在施氮0~24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2μm颗粒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12~90μm、>90μm颗粒体积百分比增加,说明适量施氮能够显著提高GMP大、中颗粒比例。过量氮素不利于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形成。
- 李文阳闫素辉时侠清张从宇邵庆勤
- 关键词: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氮素
- 强筋与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与加工品质对灌浆期弱光的响应被引量:14
- 2012年
-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弱筋小麦品种山农1391,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于籽粒灌浆前期(花后6—9 d)、中期(花后16—19 d)和后期(花后26—29 d)对小麦进行弱光照处理,研究了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及加工品质的变化。灌浆期弱光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产量,灌浆中期对济麦20和灌浆后期对山农1391的产量降幅最大。弱光处理后,籽粒氮素积累量及氮素收获指数减少。但弱光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其中灌浆中期弱光升幅最大,原因可能是由于其粒重降低造成的。弱光对可溶性谷蛋白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不溶性谷蛋白含量,使谷蛋白聚合指数显著升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亦升高,籽粒灌浆中、后期弱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前期大。灌浆期短暂的弱光照对改善强筋小麦粉质仪参数有利,但使弱筋小麦变劣;并均伴随籽粒产量的显著降低这一不利影响。
- 李文阳闫素辉王振林
-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组分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