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6013)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 H指数:7 相关作者: 朱子彬 吴勇强 倪燕慧 陈磊 唐黎华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聚苯乙烯在超临界甲苯中的可视降解及动力学 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微型可视反应器考察了在超临界甲苯中聚苯乙烯降解的相变过程.随温度升高聚苯乙烯在甲苯中迅速溶解,体系在略高于甲苯临界点处气液两相界面消失,且伴随着临界乳光现象,随后反应体系呈均相.考察了聚苯乙烯超临界降解和热降解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聚苯乙烯超临界降解转化率明显高于热降解转化率;聚苯乙烯超临界降解初期分子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转化率也快速上升,而聚苯乙烯热降解初期分子量迅速降低过程中转化率很低.由于聚苯乙烯在超临界甲苯中降解是均相反应,显著降低了反应体系的密度和粘度,改善了传递效果,因此超临界降解速率明显提高.聚苯乙烯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在温度为330~370℃时热降解活化能为186.1kJ/mol,超临界体系改善了降解环境,活化能明显降低,为143.5kJ/mol. 黄科 唐黎华 倪燕慧 吴勇强 朱子彬关键词:聚苯乙烯 动力学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超临界甲醇中降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在高压间歇无搅拌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在高温甲醇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对降解产物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超临界甲醇降解PBT的机理为在甲醇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链的随机断裂和酯交换反应双重作用下发生的降解反应,建立了降解-反应模型。PBT在甲醇溶液中的降解可分为超临界区、非超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三个区域。通过分子量测定考察了PBT在不同的区域中降解规律。在非临界区PBT在溶剂中处于溶胀状态,其数均分子量Mn下降缓慢,解聚程度低;在过渡区PBT的溶解性能提高,聚合物大分子发生断裂,降解速率加快;在超临界区,Mn随反应的进行而迅速下降,聚合物很快完全降解。在超临界区中PBT可实现完全降解,其主要产物为单体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丁二醇(BG),它们的收率可分别可达98.1%和72.3%。 黄婕 齐文杰 黄科 吴勇强 朱子彬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降解 超临界甲醇 降解机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超临界甲醇中解聚的研究 被引量:26 2004年 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反应特性, 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不同解聚条件下固相聚合物的内部结构,提出了解聚反应历程并得到了不同解聚条件下反应表观活化能。在甲醇的非临界区域,PET在甲醇中表现为溶胀过程,解聚程度低,反应在聚合物表面进行,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7.19kJmol-1,解聚过程为传质、扩散控制;在甲醇的临界区域, PET完全溶于甲醇,解聚反应在均相中进行,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9.79kJmol-1,为化学反应控制。 陈磊 吴勇强 倪燕慧 朱子彬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甲醇 超临界 解聚 动力学 PVC的热失重和热解动力学 被引量:33 2003年 热重法对PVC树脂的热解研究表明,热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250~350°C为第一失重阶段、350~400°C为稳定阶段、400~550°C为第二失重阶段;升温速率对热解有较显著的影响,随升温速率的增加,Tb、Tf和Tm随之提高,但各阶段的失重率并不改变;气氛对热解有重要的影响,在含氧气氛中总失重约为100%,而氢气中的总失重最低。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PVC的热解为一级反应过程,3个阶段的热解活化能受气氛影响稍有差异,分别为170~200kJ/mol、10~20kJ/mol和50~80kJ/mol,各阶段活化能的较大幅度变化说明各阶段热解反应机理是不同的。 郑学刚 唐黎华 俞丰 应卫勇 朱子彬关键词:PVC树脂 热解 升温速率 热解动力学 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9 2007年 研究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碳酸酯(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通过建立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模型,探讨了聚酯在甲醇中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PET、PBT和PC在甲醇溶液中的降解具有共性,均可分为超临界区、非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三个区域。在超临界区聚酯完全溶于甲醇并降解为原料单体,且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收率均大于90%;聚酯的降解是在聚合物分子链的无规断裂和聚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双重作用下发生的。 黄婕 陈磊 齐文杰 吴勇强 朱子彬关键词:聚酯 甲醇 超临界 超临界甲苯降解聚苯乙烯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2006年 The degradation of polystyrene in supercritical toluene was studied at 310—370℃, 3.6—5.2 MPa by using a novel fast reactor. Supercritical solvents have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excellent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ompared with thermal degradation without solvents, supercritical degradation obtains high conversion in a very short reaction time. The supercritical degradation of polystyrene is a typical free radical reac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chain fission, disproportionation, radical recombination, β-scission, intermolecular abstraction and intramolecular abstraction. Based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the process of polystyrene degradation in supercritical toluene was modeled at the mechanistic level by using population balance equations formulated via the method of moments. The predictions of the degradation conversion of polystyrene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agreement was good. 黄科 唐黎华 朱子彬 应卫勇关键词:聚苯乙烯 降解 动力学模型 超临界甲醇降解聚碳酸酯的动力学 被引量:21 2004年 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 (PC)在 2 30~ 2 6 5℃、 7 76~ 9 96MPa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通过红外光谱 (IR)、体积排阻色谱 (SEC)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了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机理 ,同时运用连续分布动力学对PC降解历程进行了研究 ,随机断裂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 75 72kJ·mol-1. 陈磊 吴勇强 倪燕慧 黄科 朱子彬关键词:聚碳酸酯 超临界甲醇 动力学 醇解 回收 临界区甲醇的聚碳酸酯降解研究 被引量:8 2004年 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碳酸酯在甲醇临界区域的降解行为 .降解无需借助催化剂 ,降解温度 2 2 0— 2 6 0℃ ,压力5 2 0— 8 6 7MPa ,时间 5— 4 5min ,通过GC MS与GC FID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聚碳酸酯醇解主要产物为碳酸二甲酯 (DMC)和双酚A(BPA) .降解温度和时间为 2 4 0℃和 30min时 ,DMC和BPA的产率分别 91 75 %和 90 0 3%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 (GPC)对 2 4 0℃醇解反应的固相聚合物进行了分析 .降解初期 ,聚合物大分子发生断裂 ,PC的数均分子量 (Mn)迅速下降 ,仅有少量DMC和BPA生成 ;降解的中间阶段 ,低聚物在降解产物中的比例快速增加 ,同时DMC与BPA相应增多 ,最终PC被完全分解 . 陈磊 吴勇强 倪燕慧 黄科 朱子彬关键词:甲醇 聚碳酸酯 降解 废物处理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碳酸酯的醇解产物 被引量:5 2003年 选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聚碳酸酯醇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其主要产物为双酚A(BPA)和碳酸二甲酯(DMC);选取了合适的内标物和色谱条件,对醇解产物中的DMC、苯酚(PHE)、BPA进行了定量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7%,2.54%和3.05%,回收率分别为94.55%~102.71%,95.82%~103.64%和95.80%~103.27%。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陈磊 方华 倪燕慧 吴勇强 朱子彬关键词:聚碳酸酯 气相色谱-质谱 双酚A 碳酸二甲酯 超临界甲醇降解聚酯的研究 在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聚碳酸酯(PC)两类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聚酯降解无需借助催化剂,可迅速将聚酯降解为单体和低聚物,达到完全降解。提高降解温度及压力,有助于聚酯转化率的提高。PET降... 陈磊 朱子彬关键词:降解 聚酯 甲醇 超临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