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775039)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洪才封伟韦玮王辉曹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聚苯
  • 7篇聚苯胺
  • 7篇苯胺
  • 6篇离子注入
  • 4篇低能离子
  • 4篇低能离子注入
  • 3篇改性
  • 2篇电池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异质结
  • 2篇异质结太阳电...
  • 2篇酞菁
  • 2篇太阳电池
  • 2篇功能基
  • 2篇光电
  • 2篇光学
  • 2篇半导体
  • 2篇表面电阻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封伟
  • 9篇吴洪才
  • 5篇王辉
  • 5篇韦玮
  • 4篇曹猛
  • 4篇刘效增
  • 3篇郑建邦
  • 1篇李宝铭
  • 1篇万梅香
  • 1篇李成全
  • 1篇孙建平
  • 1篇李宁

传媒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半导体光电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10篇2000
  • 2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染料掺杂聚苯胺半导体薄膜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不同染料掺杂的聚苯胺薄膜,同时对染料掺杂后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对其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染料掺杂后的聚合物薄膜电导率分别为:直接耐晒蓝掺杂为0.142S/cm;直接耐晒翠蓝掺杂为1.05S/cm;直接耐晒黑掺杂为0.796S/cm.直接耐晒蓝、直接耐晒翠蓝、直接耐晒黑掺杂均可使聚苯胺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吸收增强,可较大幅度地改善聚苯胺的光谱响应范围,同时又使得有机染料掺杂后的聚苯胺薄膜保持很高的电导率.另外。
王辉刘效增吴洪才
关键词:聚苯胺染料掺杂电导率热稳定性半导体薄膜
低能离子注入聚醚砜薄膜光学、电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介绍了利用低能离子注入聚醚砜 (PES)薄膜进行光学、电学性能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注入后 PES薄膜的光吸收性和表面电导率都发生变化 ,苯环大 π键上的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隙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薄膜表面电导率提高 4个数量级。通过对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讨论了聚醚砜薄膜在离子注入前后的结构变化。
王辉封伟刘效增吴洪才
关键词:聚醚砜离子注入表面电导光学电学
低能离子注入对Cu_xS薄膜组分的影响
2000年
采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 ,对气—固化学反应生成的CuxS薄膜进行了掺杂 ,研究了N+离子注入能量和剂量对Cu_xS薄膜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改变了CuxS薄膜铜与硫的比例 ,使薄膜组分更接近于富铜型 ,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和透射光谱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结构转变的存在。
郑建邦刘效增李成全曹猛李宁吴洪才
关键词:离子注入光电半导体
自由体积理论在离子注入聚对苯膜导电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采用离子注入掺杂技术 ,研究了聚对苯 (PPP)薄膜的离子束效应。当 2 0~ 70 ke V的 Ar+和 N+注入后 ,聚对苯薄膜的电导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剂量为 1× 10 1 7ions/cm2时 ,电阻率下降 7个数量级。FT- IR光谱图显示了 Ar+注入使聚对苯分子链部分 C- C和 C- H的 σ键断裂 ,从而改善了它的导电性能。通过超高阻测试仪研究了聚对苯薄膜表面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从高分子自由体积理论的角度对离子注入聚对苯薄膜离子注入导电机理进行了研究。
封伟王辉吴洪才
关键词:离子注入表面电阻率
侧链含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以酞菁铜、氯磺酸和氯化亚砜为原料合成酞菁铜磺酰氯,并将其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反应,合成了侧链悬挂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PAnCuPc)。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产物和反应中间体进行了结构表征。PAnCuPc可溶于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如NMP,DMF,DMSO和DMAc,甚至在常用的低沸点溶剂如THF和三氯甲烷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红外光谱研究表明,与本征态聚苯胺相比,侧链含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侧链悬挂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都具有较强的吸收。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该产物具有较强的结晶性能。
孙建平吴洪才李宝铭封伟韦玮
关键词:侧链聚苯胺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
含酞菁功能基聚苯胺的光电性能被引量:3
1999年
对用酞菁铜功能基改性的两种分子结构的聚苯胺( 掺杂型和接枝型) 进行了光电性能的测量。根据紫外吸收谱发现,用酞菁铜磺酰氯接枝的聚苯胺和酞菁铜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均在可见光区、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吸收。使用光源照射改性后的聚苯胺片材及薄膜,光电流显著增长,酞菁铜磺酰氯接枝的聚苯胺经照射后光电流最大可达到10 m A( 电压为0 .5 V) 。可见,用酞菁铜功能基改性的聚苯胺光电导性能得到改善。
封伟吴洪才曹猛
关键词:聚苯胺接枝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膜的性能被引量:18
2000年
以高氯酸为掺杂剂用电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PAn) /聚乙烯醇 (PVA)导电复合膜。实验结果表明 ,由该方法制备出的聚苯胺 /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其电导率最大可达 0 .173S/cm。研究了反应体系中酸的浓度对复合膜的电导率的影响 ,并且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该复合膜结构的表征结果对复合膜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
王辉郑建邦吴洪才
关键词:聚苯胺电化学法
含酞菁功能基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Ⅰ.酞菁铜磺酸掺杂聚苯胺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2000年
以耐晒翠蓝为原料合成了酞菁铜磺酸 (Cu Pc S) ,用其对本征态聚苯胺分别在水相和油相中进行掺杂 ,获得了具有酞菁功能基聚苯胺的分子结构。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和成膜能力 ,电导率达到 10 S/ m ,红外谱图证实了所合成产物的结构 ,紫外吸收分析表明 ,用酞菁铜磺酸掺杂聚苯胺后在可见光区、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吸收 。
封伟韦玮吴洪才万梅香
关键词:聚苯胺掺杂
离子注入技术改性聚合物薄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0年
离子注入技术改性聚合物薄膜在电子及电器工程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薄膜经离子注入后在导电性能、光学性能、导磁性能及表面力学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注入离子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
封伟吴洪才
关键词:离子注入改性材料性能
CuPc-G-PAn/Perylenes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对聚苯胺材料进行染料接枝改性 ,将其用作异质结光伏电池的 p型材料 ,制作出结构为导电玻璃 /酞菁铜接枝聚苯胺 (p型 ) / (n型 ) /Al)简写为 ITO/Cu Pc- G- PAn(p型 ) / (n型 ) /A1 )的有机 p- n异质结光伏电池。该电池在 37.2 W/m2 的碘钨灯照射下 ,开路电压 Voc=80 2 m V,短路电流 Isc=41μA/cm2 ,填充因子 FF =58 ,能量转换效率大约为 0 .51 ,它比聚苯胺及肖特基电池大得多。通过测量其电流—电压 J— V和电容—电压 C— V特性 ,研究了其光伏效应及电学性能。J— V特性表明 ,二极管的曲线因子约为 6.3,比 1大得多 ;C— V特性表明 ,在 Cu Pc- G- PAn/界面处的耗尽层约为 2 31 nm,从 p/n层的光吸收谱可知 ,光激活层在 Cu Pc- G- PAn/界面处 ,它们分别与 ITO及铝形成欧姆接触。
封伟韦玮曹猛吴洪才
关键词:光伏效应太阳电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