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2NMLF0016)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于肖夏于卓蒙美莲李长青张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马铃薯
  • 2篇杂种
  • 2篇杂种F1
  • 2篇F
  • 1篇毒素
  • 1篇游离脯氨酸
  • 1篇亲本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核型
  • 1篇染色体核型分...
  • 1篇株系
  • 1篇马铃薯品种
  • 1篇木质素
  • 1篇核型
  • 1篇核型分析
  • 1篇黑痣
  • 1篇脯氨酸
  • 1篇SSR鉴定
  • 1篇ISSR鉴定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4篇于卓
  • 4篇于肖夏
  • 3篇甘霖
  • 3篇张自强
  • 3篇李长青
  • 3篇蒙美莲
  • 1篇马艳红
  • 1篇张笑宇
  • 1篇薛玉凤
  • 1篇琚亮亮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西洋×陇薯6号杂种株系及亲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技术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陇薯6号的3个杂种株系及其双亲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杂种株系24-5和24-6的核型与其父本陇薯6号一致,均为1A型;杂种株系27-7的核型与其母本大西洋一致,为1B型;株系24-5的核型公式为2n=4x=48=44m+4sm,株系24-6、株系27-7和父本陇薯6号的核型公式均为2n=4x=48=48m,母本大西洋的核型公式为2n=4x=48=40m+8sm;试验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以遗传距离0.29为基准,将5个马铃薯材料分为2类:品种大西洋和株系27-7为一类,品种陇薯6号、株系24-5和24-6为另一类,株系27-7染色体的特征偏向其母本大西洋,而株系24-5和24-6的染色体特征偏向其父本陇薯6号。
李长青于肖夏于卓蒙美莲张自强甘霖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马铃薯杂种F_1的SSR鉴定被引量:18
2012年
为选育抗黑痣病、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选用引进品种‘大西洋’分别与‘陇薯6号’、‘陇薯7号’杂交,获得了杂种F1代,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大西洋’与‘陇薯6号’的42个杂种F1、‘大西洋’与‘陇薯7号’的9个杂种F1单株进行了鉴定。从5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亲本间存在差异、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引物S184和STM1049,用于‘大西洋’ב陇薯6号’杂种F1、‘大西洋’ב陇薯7号’杂种F1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扩增。SSR带型分析显示,杂种F1的SSR带型呈双亲互补型、缺失型、父本型和母本型4类,依据带型特征鉴定出供试的51个马铃薯杂种F1单株均为真杂种,表明SSR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马铃薯杂种真实性鉴定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马铃薯杂交后代目标性状优异株系选育提供依据。
李长青于肖夏鞠天华于卓蒙美莲张自强甘霖马艳红
关键词:马铃薯杂种F1SSR鉴定
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幼苗生理生化抗性相关物质的诱导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采用毒素接种脱毒组培苗的方法,研究了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不同抗性品种幼苗体内病程相关蛋白、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毒素处理后,感病品种大西洋和抗病品种底西芮幼苗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36 h升高幅度均达到最大,感病品种升幅大于抗病品种。底西芮和大西洋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也大幅增加,但抗病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研究表明,黑痣病菌毒素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以及木质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是马铃薯幼苗抵抗毒素胁迫的内在机制;木质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而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则不是引起品种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张笑宇于肖夏琚亮亮薛玉凤于卓
关键词: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木质素游离脯氨酸
马铃薯杂种F_1无性株系的ISSR鉴定被引量:7
2013年
为给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提供可靠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2个马铃薯杂交组合‘J07-4’ב陇薯6号’和‘J07-6’ב陇薯6号’杂交种F1无性繁殖株系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从15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于‘J07-4’ב陇薯6号’杂种F15个无性株系鉴定的3个ISSR引物AF18550、AW75511和AW20617及‘J07-6’ב陇薯6号’杂种F17个无性株系鉴定的2个ISSR引物AW20607和AF18549;以子代中含有父本特征带为主要依据,鉴定出杂种F1共12个无性繁殖株系均为真实的杂交种,并建立了杂种F1不同无性株系间的ISSR指纹图。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马铃薯杂种F1无性株系鉴定是可行的。
甘霖于肖夏鞠天华于卓蒙美莲张自强李长青
关键词:马铃薯杂种F1ISSR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