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14)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青峰李华杨湄董继英谢芸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祖细...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管新生作用
  • 1篇预构
  • 1篇预构皮瓣
  • 1篇手术
  • 1篇皮瓣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手术
  • 1篇祖细胞
  • 1篇外科
  • 1篇外科皮瓣
  • 1篇面部
  • 1篇面部创伤
  • 1篇面部畸形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李青峰
  • 1篇昝涛
  • 1篇翁瑞
  • 1篇王棽
  • 1篇谢芸
  • 1篇余东
  • 1篇董继英
  • 1篇杨湄
  • 1篇李华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作用上的差异,探讨EPCs移植提高预构皮瓣存活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分离雄性Wistar大鼠(45只)一侧股血管束,转位植入腹部皮下,建立预构皮瓣实验模型。将体外诱导分化的EPCs(组Ⅰ,n=15)和VEGF(组Ⅱ,n=15)分别注射于皮瓣局部,对照组仅注射PBS溶液(组Ⅲ,n=15)。4周后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原位缝合;术后7d对皮瓣存活率、血管密度计数进行检测。结果组Ⅰ、组Ⅱ、组Ⅲ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7.26±10.13)%、(66.13±9.9)%、(55.59±13.06)%,组1分别与组Ⅱ和组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8.67±9.52)个/mm^2、(25.83±6.33)个/mm^2、(26.5±5.61)个/mm^2(P〈0.05)。结论EPCs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的作用优于VEGF,局部应用骨髓来源的EPCs可以有效地提高预构皮瓣存活面积。
昝涛董继英李华翁瑞杨湄谢芸李青峰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外科皮瓣新生血管化
面畸形的评估和分级
2009年
有许多患者因面部畸形(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而寻求医生帮助。其中,后天性的畸形占绝大多数,其病因大致有面部创伤(包括爆炸伤、撕裂伤及化学、热、电烧伤)和面部肿瘤手术等。面部畸形患者,尤其是严重畸形患者,因外观毁损和功能障碍导致了其生存质量极差。Rankin等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向人们展示了面部严重畸形患者,在常人眼中是多么“不正常”。如何治疗这些患者,解决他们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帮助他们重返社会。是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棽余东李青峰
关键词:面畸形面部畸形面部创伤肿瘤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