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HNKXIV-02-04-01)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左豫虎崔素萍房艳梅郑耀杨传平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连市金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疫霉菌诱导的β-1,3-葡聚糖酶与寄主抗病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明确-1,3-葡聚糖酶与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大豆品种的真叶和第1片复叶被大豆疫霉菌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侵染大豆真叶和第1片复叶后各品种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接种大豆真叶后抗病品种48 h出现酶活性高峰,酶活性增加105.9%;中感品种和感病品种72 h出现酶活性高峰,酶活性增加量分别为66.3%和65.7%。接种大豆复叶后酶活性的变化与真叶反应一致。说明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与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早,酶活性增加量高。对酶的部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5.0,在55℃以下,pH 4.5-7.5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Ca^2+、Mn^2+、K^+、A l^3+对酶均有激活作用,Mg^2+、Cu^2+、Zn^2+、Fe^3+、Fe^2+、Hg^2+、Ba^2+对酶有抑制作用。抑菌试验表明,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左豫虎杨传平郑耀娄树宝
-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菌Β-1,3-葡聚糖酶抗病性抑菌活性
- 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F500和氟吗·锰锌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离体生测的方法测定了F500、氟吗·锰锌和甲霜灵对大豆疫霉菌野生型敏感菌株及抗甲霜灵菌株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孢子囊的形成、游动孢子的形成和释放及卵孢子的形成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F500和氟吗·锰锌的抑制作用优于甲霜灵,F500和氟吗·锰锌对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甲霜灵对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药剂浓度为50μg·mL-1时,F500和氟吗·锰锌对抗性菌株的抑制率分别为97.9%和100%,EC50为0.0002μg·mL-1和0.5525μg·mL-1,甲霜灵对抗性菌株的抑制率为仅为60%,EC50为8.5024μg·mL-1,甲霜灵与F500和氟吗·锰锌无交互抗性。
- 房艳梅左豫虎崔素萍薛成
-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甲霜灵交互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