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820015)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文化胡志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侦查
  • 5篇刑事
  • 4篇讯问
  • 4篇正当
  • 4篇诉讼
  • 3篇刑事错案
  • 3篇侦查讯问
  • 3篇错案
  • 2篇刑事诉讼
  • 2篇疑罪
  • 2篇疑罪从无
  • 2篇疑罪从无原则
  • 2篇正当程序
  • 2篇正当化
  • 2篇审判
  • 2篇审判中心
  • 2篇审判中心主义
  • 2篇诉讼结构
  • 2篇中心主义
  • 2篇录音录像

机构

  • 9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央司法警官...

作者

  • 9篇刘文化
  • 4篇胡志风

传媒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公安研究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公安海警学院...
  • 1篇河南警察学院...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9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法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程序设计上,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申请应该由控辩双方提起,证明的事项应该包括实体性和程序性事实,对于拒不出庭作证的侦查人员还要实行一定的惩戒措施,其权利义务应该进一步明晰。
刘文化
关键词: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程序设计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的构建
2015年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提升了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文关怀水平,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程序不正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侦查讯问人员有罪推定思想严重、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如实供述义务存在矛盾、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和选择性录音录像问题突出等。从法律正当程序的普适性要求出发,结合侦查程序和侦查讯问活动的自身特点,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的最低标准应该包括控辩平等武装、充分的司法救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针对我国侦查讯问程序面临的新形势,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构建应当遵循程序法定、人本主义、权力谦抑三大原则,严格贯彻“无罪推定”思维,确立“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侦查取证模式,创新侦查讯问方法,探索建立侦羁分离机制,加强对侦查讯问程序的监督与救济。
刘文化
关键词: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人本主义救济
船舶现场勘验笔录制作规范化探究
2015年
从船舶现场勘验笔录的构成要素以及制作要求入手,提出规范船舶现场勘验笔录的实施路径,并指出船舶现场勘验笔录的注意事项。
李宝字
关键词:船舶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社会评估:技术、过程与问题导向被引量:3
2017年
为充分发挥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在遏制因刑讯逼供而发生的刑事错案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强化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规范适用。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发现,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在适用与实施过程中存在多种不规范行为甚至是严重违法行为,如对应当进行录音录像的案件进行选择性录制的、讯问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内容严重不符等12种不规范情形。这些情形与该制度设计之初衷不相符合。在对不规范行为的处置情况调查后进行综合社会评估分析表明: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不仅需要关注具体制度的操作设计,即制度本身应具有可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还应注意对配套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以期强化录音录像制度的实施效果。
胡志风
关键词:录音录像制度社会评估
“疑罪从无”原则的艰难展开——以李怀亮案件为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实现"疑罪从无"是杜绝冤假错案发生的必由之路,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需要,是顺应刑事证明责任理论的基本要求。"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目前还很难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正当程序理念缺失和诉讼结构严重失衡。要实现"疑罪从无",必须严格贯彻"无罪推定"思想,牢固树立法院"审判中心主义"思维,全面把握"证据裁判原则"的精髓。
刘文化
关键词:疑罪从无诉讼结构正当程序审判中心主义
侦查讯问笔录制作规范化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立法与相关执法质量考核标准对侦查讯问笔录制作的规范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践中,对不规范的讯问笔录制作行为常见的处置方式包括撤销、重新实施、弥补更正和不处置等,这些处置方式有的并不合法或不可取。对不规范的讯问笔录制作行为予以规范、合理、成体系的程序性处置是当前侦查讯问笔录制作规范化的一个路径。
胡志风
特殊侦查措施的正当化构建
2014年
特殊侦查措施主要包括技术侦查和秘密侦查这两种措施。特殊侦查措施在有效打击犯罪、提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更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构成对程序正义的伤害。当前,特殊侦查措施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种类和适用程序不明确、监督救济程序不明细。特殊侦查措施的正当化需要明确特殊侦查措施适用的人权保障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关性原则、比例性原则,实行司法审查或令状主义,加强监督与救济程序。
刘文化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特殊侦查措施正当化
刑讯逼供与刑事错案防范浅析被引量:1
2014年
刑讯逼供往往酿铸一切刑事错案,造成对被追诉人的巨大伤害。要防范刑讯逼供,还需要从理念与体制上进行创新,主要包括牢固树立人本主义理念、确立无罪推定思维、构建"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侦查模式和合理控制侦查权。
刘文化
关键词:刑讯逼供刑事错案
不规范侦查讯问行为的质性观察与规范进程被引量:3
2014年
不规范侦查讯问行为是当前侦查法治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应运用质性观察的实证研究方法,应从法律框架体系和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体系两个方面,了解并确定不规范侦查讯问行为样态及其发生率。规范侦查讯问行为应从处置方式着手,力行追究实体性违法的侦查讯问行为实施者的刑事责任,完善对程序性违法讯问行为进行制裁的实施规则。
胡志风
关键词:程序性制裁
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之正读被引量:4
2014年
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全程录音录像制度是遏制刑讯逼供的重要法宝、是印证讯问笔录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案中案"是否发生的重要工具。当前,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主要存在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粗疏、选择性录音录像问题突出、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完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切实防范刑事错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加强内外监督,实现侦查机关与羁押场所管理体制上的分离。
刘文化
关键词:刑事错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