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
- 作品数:77 被引量:336H指数:11
- 相关作者:叶正钱马嘉伟王旭东李伯钧沈亚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山薄壳田螺稻田种养技术被引量:1
- 2021年
- 高山薄壳田螺稻田种养技术较适用于多梯田的山区丘陵等地,选定适宜的稻田、苗种、放养密度,结合日常管理等措施,平均规格可达75个/kg,螺平均产量为585 kg/hm^(2),稻平均产量6000 kg/hm^(2)。扣除成本,相比常规种植水稻利润增收4950元/hm2。因地制宜开展种养结合,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吴卫君丁小丰李文学柳昌德谢淑玲吴志温
- 关键词:种养技术水稻
- 玉环县盘菜生产现状与对策探讨
- 2007年
- 通过对浙江省玉环县盘菜生产现状的分析,剖析了盘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 林美华余家和
- 关键词:盘菜
- 番茄品种大区比较试验
- 2009年
- 博纳·托马雷斯、佳美是法国clause公司选育的硬果型无限生长类番茄品种。博纳在浙江慈溪推广种植已有5年,托马雷斯在苍南大面积推广种植,佳美于2006年选育出,首先在慈溪试种筛选,成为抗黄化曲叶病毒(TYLCV)品种。为全面了解这些品种的特性,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大棚栽培大区比较试验,通过比较观察,考查农艺性状,掌握这些品种的特征特性,便于今后根据不同品种特性进行分类种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王旭强
- 关键词:番茄品种黄化曲叶病毒大棚栽培农艺性状
- 凡纳滨对虾微咸水土池混养瓯江彩鲤试验
- 2011年
- 利用6口微咸水土池中进行凡纳滨对虾与瓯江彩鲤的混养试验,各池对虾的放养密度均为5万尾/667 m2,瓯江彩鲤夏花的放养密度分别为0、0、100、200、400、800尾/667 m2。试验结果表明:混养瓯江彩鲤的池塘,对虾产量及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单养池,而瓯江彩鲤夏花鱼种的混养密度以200尾/667m2为最好。
- 吴伟立施振宁柏张春
- 关键词:混养瓯江彩鲤凡纳滨对虾
- 杭茄2010在山地与水稻轮作栽培试验示范
- 2017年
- 本文作者总结了杭茄2010新品种与杭茄一号、杭丰一号传统栽培品种,在临安龙岗进行对比试验示范的结果,试验品种杭茄2010同比对照增产11.7%,产值增幅31%。通过茄子水稻轮作土壤pH值恢复到5.3以上,较茄子连作地块p H值提高0.5~1.0;轮作田块茄子平均产量4 212.5 kg,比茄子连作地块产量增幅259.2%。
- 王高林姚凌燕郑奇应学兵张小华
- 关键词:轮作
-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番茄上应用效果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给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番茄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进行了不同施肥方法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食用菌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棚番茄产量增加较明显,能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提高单株座果数、座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番茄产量,说明增施有机肥对番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以每667 m2用菇渣2 000 kg+化肥用量的80%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
- 谢海华
- 关键词:食用菌渣复混肥番茄
-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系列新组合在富阳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8年
-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水稻是其主栽粮食作物,山区丘陵地带以种植籼型杂交水稻为主,沿江平原地区种植常规晚粳和杂交粳稻。2007年我们引进了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甬优系列新组合“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1号”、“G364”等4个组合进行较大面积(10.43hm^2)连片高产示范,探讨其在籼,粳稻混栽区的应用价值。其中“甬优6号”、“甬优9号”和“甬优11号”已分别于2003~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G364”也于2007年参加浙江省区试。示范结果表明,以“甬优9号”为主的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
- 杜如伟张权芳陈健根何若晶汪燕琴
- 关键词:籼粳杂交水稻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籼型杂交水稻
- 虾鳖混养模式的水质特征及对虾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对不同比例的虾鳖混养模式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研究捕获时虾的产量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虾鳖混养塘水体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混养塘虾的平均体长、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塘,且虾的产量也高于对照塘。虾鳖混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提高了虾的产量;混养塘中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虾病原传播起到了阻断作用。
- 林锋刘莉曹铮蔺凌云盛鹏程沈芸王雨辰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中华鳖混养模式水质
- 秀珍菇新菌株青秀2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以常山县规模栽培的秀珍菇为育种亲本,采用连续组织分离方法,经系统的自然筛选,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秀珍菇新菌株青秀2号。新菌株子实体在15℃~35℃环境中正常生长,平均单产为320 g.袋-1,生物学效率为64%,比原菌株增产6.3%,而且种性稳定。
- 黄良水徐立胜洪金良江美芳
- 关键词:秀珍菇菌株选育
- “稻-虾”轮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3
- 2012年
- 为提高农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绍兴县从2007年开始,在省、市、县农技推广基金会的资助下,把绍兴传统的种稻和养虾两大优势产业有机结合,把农田一年一作单季稻改制成"稻-虾"两作,2009年发展到"虾-稻-虾"一年三作模式。经过5年的试验探索,不但稳定发展了粮食生产,又大幅度增加了粮农的经济收入。
- 许幼青寿绍贤谢金木包永胜郦尧生张岳德肖金林
- 关键词:生态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