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711020514)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云兴福靳博康利平谢玉玲孙鸿举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野生蔬菜—地笋根状茎膨大规律及其主要有机物积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野生蔬菜地笋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采样和常规测量方法对根状茎的膨大动态及其主要有机物的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期为75天(7月29日到10月12日),依据质量和形态可将地笋根状茎膨大时期划分为膨大初期30天,膨大盛期30天,膨大末期15天;地笋根状茎在膨大过程中,鲜重和干重的增加速率表现为"慢-快-慢"的"S"形;根状茎的体积变化规律为前期缓慢增加,后期快速增加,体积的快速增加期较鲜重和干重快速增加期晚;地笋根状茎的长度和粗度均表现为持续增加,且粗度的快速增加期较长度的快速增加期出现的早。地笋根状茎在膨大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蔗糖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素、淀粉含量在整个膨大期内表现为持续升高,升高速率都表现为"慢-快-慢",其生长曲线为"S"形;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 康利平靳博云兴福
- 关键词:野生蔬菜地笋根状茎有机物
- 野生蔬菜—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 2013年
- 在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对地笋根状茎的鲜质量、干质量、茎粗(最大直径)、茎长、体积、节数、节间长以及库活性等进行测定,并对膨大的主要指标构建数学模型,推断其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笋根状茎膨大过程中,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速率均表现为慢—快—慢,呈"S"形曲线,鲜质量与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最大直径)表现为前期迅速增加,后期缓慢增加,茎长表现为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接着又缓慢增加,膨大早期以增粗为主,膨大后期以增长为主;地笋根状茎的体积变化表现为前期缓慢增加,后期迅速增加,生长速率快速增加的初始时间较鲜质量快速增加的初始时间晚15d,说明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早期以质量增加为主,后期以体积增加为主;地笋根状茎节数随膨大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增加速率为慢—快—慢,平均节间长则表现为持续变短;地笋根状茎的库活性在膨大前期迅速增强,维持一段时间度后呈现下降趋势。对地笋的鲜质量、干质量、根状茎长、根状茎粗、体积进行回归建模,均拟合良好,运行数学模型,得出的变化规律与实际测量值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 康利平靳博云兴福
- 关键词:野生蔬菜地笋根状茎数学模型
- 野生蔬菜地笋温度生物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对野生蔬菜地笋的温度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土壤中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地温为4.3℃;空气中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并且播后第1d就观察到萌发现象,萌发的天数仅为3d;10cm地温对地笋出苗影响最大且出苗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3.3℃~22.7℃;除株展外,株高、茎粗、叶数和叶面积均与10cm和15cm地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幼苗生长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7.7℃~27.7℃,最适的气温范围为17.0℃~24.7℃;地笋幼苗的地上部分致死温度是-12℃;地笋根状茎的致死气温是-24℃。
- 康利平靳博云兴福
- 关键词:野生蔬菜地笋
- 野生蔬菜地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运用常规的根尖细胞压片法,对地笋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30=18m(SAT)+10sm+2T,染色体基数x=15,其中一对有随体,一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0=6L+12M2+6M1+6S,为二倍体植物。核型类型为2C。
- 靳博王永康丽萍云兴福
- 关键词: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
- 野生蔬菜地笋扦插繁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对野生蔬菜地笋的不同材料、不同方式的扦插苗的生根规律、生长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扦插苗的生根数量随着扦插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主茎扦插苗的生根数量多于侧茎,生根时间提早于侧茎。根据对扦插苗生长过程中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的变化的观察可将扦插苗的生长期划分为快速生长期、生长平缓期和生长稳定期。不同的扦插材料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动态,主茎易成活且长势好,侧茎则明显不如主茎;扦插方式的不同,对植株生长动态也起作用,直立式扦插和全埋式扦插苗在生长期变化明显。
- 孙鸿举徐杰谢玉玲云兴福
- 关键词:野生蔬菜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