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70036)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保春袁广阔宋国定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晋国始封地研究述论
- 2012年
- 传世文献及后世学者有关晋始封地的记载、论说,观点纷呈,至清际大体上定格于翼城说与晋阳说之争。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为晋始封地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考古材料,天马-曲村遗址、翼城南梁故城遗址、浮山桥北先族墓葬等的发现和发掘,以及甲骨文、《唐子爵》、《文王玉环》、《晋公■》、《叔夨方鼎》、《■公簋》等相关铭文研究的深入,无疑是目前讨论晋始封地的有力素材。
- 马保春
- 关键词:始封地唐叔虞
- 妀善鼎铭文考释被引量:4
- 2012年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近年征集的妀善鼎,器、盖同铭。铭文记述了(己其)晏生之孙为其母或妻子妀善作器。根据器形、纹饰及铭文判断,妀善鼎属于春秋早期的可能性较大。妀善鼎为探索先泰时期(己其)国的地望、历史以及其与晏族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 马保春袁广阔
- 关键词:铭文考释历史博物馆
- “妀善鼎”的年代、国别、地理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从年代、国别和地理等方面探讨了"妀善鼎"的相关问题,我们认为"妀善鼎"可能作于春秋早期,作器者是"晏生之孙",他应该姓国的姜姓,而受器者为妀姓,所以不可能是父女关系,妀善只能是晏生之孙"孙哀"的妻子或母亲,这是夫为妻或子为母所作之器。该器铭文中"晏生"可能与传世文献的"晏"有关。"会鼎"当是带盖的鼎。
- 袁广阔马保春梁宏刚
-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陶符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郑州小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约20公里的石佛乡小双桥、岳岗和于庄三村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0’,北纬34°38’,海拔约105米。遗址位于索须河南岸台地上。地势北部较高,向东、南逐渐降低。
- 马保春袁广阔宋国定
- 关键词: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
- 先秦并地、并国、并州考论被引量:2
- 2012年
- "并"作为国族地名起源甚早,似乎可以追溯到早商时期。其取义或与它所指称的地区有太行、吕梁二山南北纵贯而并峙之地形、地貌有关,这可能也是古九州制中"并州"名义之由来。据相关文物考古及古文字资料初步推断,山西石楼一带或是古并氏、并国较早的居地。商代晚期,并氏族人开始向外迁徙,一支东播于山东半岛,其后裔所居在春秋时代为齐大夫伯氏的封邑。一部分西迁至关中西部今岐山县一带,并于西周早期继续北移于甘肃陇东泾水上游及其支流马莲河流域。
- 马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