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167)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林江凯顾建腾王金保易斌聂发传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理
  • 1篇眼镜蛇
  • 1篇眼镜蛇毒因子
  • 1篇蛇毒因子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 1篇神经病理性疼...
  • 1篇疼痛
  • 1篇击伤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干预效应
  • 1篇病理观察
  • 1篇病理性
  • 1篇病理性疼痛
  • 1篇病理学
  • 1篇补体
  • 1篇补体C3
  • 1篇打击伤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林江凯
  • 1篇崔建
  • 1篇吴国材
  • 1篇杨惠
  • 1篇聂发传
  • 1篇冯华
  • 1篇易斌
  • 1篇王金保
  • 1篇李晓光
  • 1篇卞修武
  • 1篇杨永平
  • 1篇顾建腾
  • 1篇胡荣
  • 1篇李云庆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眼镜蛇毒因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因子(CV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补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体异常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渗盐水组(对照组)、CCI+等渗盐水组、CCI+CVF组。CCI+等渗盐水组和CCI+CVF组采用经典坐骨神经结扎术,建立CCI模型,对照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CCI+CVF组在坐骨神经结扎后第4d经尾静脉注射50μg/kg的CVF。各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7、11和14 d记录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测定血清和脊髓中补体蛋白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I+等渗盐水组及CCI+CVF组大鼠于术后3 d出现明显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P<0.01);与CCI+等渗盐水组相比,CCI+CVF组大鼠在尾静脉注射CVF后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明显减轻(P<0.01),但随着药效的衰减,痛觉过敏又逐渐恢复。和痛阈变化一样,血清和脊髓补体C3水平在CVF干预后显著下降,随着药效的减弱又逐渐恢复,而等渗盐水治疗组无此变化。结论:尾静脉注射CVF具有减轻NPP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作用,补体C3活化状态可能与NPP疼痛和CVF镇痛效应有重要关系。
王金保聂发传易斌顾建腾崔建林江凯
关键词:眼镜蛇毒因子神经病理性疼痛补体C3
大鼠脊髓打击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改良大鼠脊髓打击伤模型的病理变化,评价该模型的稳定性、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应用改良重物坠落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脊髓中、重度损伤模型,通过BBB评分、神经电生理监测、免疫组化及光电镜技术观察脊髓损伤(SCI)后两组大鼠功能及病理变化特点,以评价本实验模型的重复性及与损伤程度相关的一致性。结果脊髓损伤后两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运动和感觉诱发电位提示神经信号传导功能亦逐渐恢复,但中度损伤大鼠恢复明显较重度损伤大鼠好,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显示脊髓损伤后有胶质瘢痕及囊腔形成,但重度损伤组的组织损伤程度较中度组重,且残留正常组织较少,电镜下观察显示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可见明显出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染色质边集。脊髓损伤后2周可见线粒体空泡化,轴突变性,周围水肿。脊髓损伤后8周可见髓鞘变性,胶原原纤维沉积。结论本实验模型能将不同打击力度造成的损伤区分开,且和行为学、神经电生理、病理学等结果吻合,说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一致性。胶质瘢痕及囊腔的形成是脊髓损伤的标志性病理变化,GFAP或Vimentin染色可作为判断其界限的标志性分子。
胡荣杨永平杨惠吴国材林江凯冯华卞修武李云庆李晓光
关键词:脊髓损伤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