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ODG-ZY125-03)
-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 相关作者:毕献武王新松周汀王蝶胥磊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滇西北中甸地区休瓦促岩浆热液型Mo-W矿床S、Pb同位素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约束被引量:29
- 2015年
- 滇西北中甸地区位于义敦岛弧南段,近年来勘探及研究工作发现区内燕山晚期发育有一期重要的Mo-Cu-(W)矿化,明显区别于义敦岛弧北段同期的Sn-Ag-Pb-Zn多金属矿化,也不同于同地区印支期大量发育的斑岩型Cu矿化。目前,中甸地区燕山晚期Mo-Cu-(W)矿化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相对较弱,尚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成矿作用主要成矿元素存在差别的原因。休瓦促矿床是中甸地区代表性的燕山晚期大型岩浆热液型Mo-W矿床,前人定年结果显示成矿年龄为~83Ma。矿区内发育有三阶段的晚白垩世花岗岩,岩性主要有黑云母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且碱长花岗岩体下方还发育有萤石-长石似伟晶岩脉。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近石英脉蚀变花岗岩型和斑岩型Mo-W矿化;矿体主要产在岩体内部,受控于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类型有钾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及硅化等。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成矿流体为含CO2的中高温(146.6~550.0℃),中低盐度(3.15%~12.51%NaC leqv)的H2O-NaC l热液,可能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多种金属硫化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初始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610~19.460,207Pb/204Pb=15.606~15.747,208Pb/204Pb=38.815~39.410),显示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源于壳源岩浆作用,S同位素特征(δ34SVCDT:2.07‰~4.33‰)也显示其来自于岩浆作用。通过对比休瓦促Mo-W矿化、义敦岛弧北段同期的Sn-Ag-Pb-Zn多金属矿化及中甸地区印支期斑岩型Cu矿化,这三种与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化的S、Pb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发现这三种矿化的成矿岩浆与相应的成矿元素均具有较好的成矿专属性;并指示着在燕山晚期陆内环境下,中甸地区的Mo-Cu-(W)矿化成矿物质来源于加厚的中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I型花岗岩,义敦岛弧北段的Sn-Ag-Pb-Zn矿化则主要来源于中酸性变沉积岩地壳的�
- 王新松毕献武胡瑞忠冷成彪余海军尹光侯
- 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
- 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6
- 2014年
-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短缺日益严重,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低,伴随资源利用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如何高效清洁利用矿产资源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在利用领域的发展概况,探讨了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 毕献武董少花
- 关键词:矿产资源金属矿产选矿技术清洁生产
- 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含矿与不含矿富碱斑岩L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Li同位素示踪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它在示踪岩浆源区物质组成微小变化方面非常灵敏。本文首次运用Li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对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不含矿的剑川北岩体和含矿的万硐山岩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剑川北岩体和万硐山岩体的Li/Yb的比值分别为7.20~9.58和11.18~20.0,δ7Li特征分别为+0.3‰~+6.2‰和-6.5‰~+0.1‰;含矿与不含矿岩体δ7Li值存在明显差异,指示含矿岩体的岩浆源区可能遭受过较大程度的板片脱水所释放的具有较低δ7Li值的流体的交代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富碱斑岩源区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
- 周汀毕献武王蝶胥磊落王新松
- 关键词:富碱侵入岩
- 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磷灰石挥发分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3年
- 运用电子探针系统地分析了西南三江地区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内8个与铜、金成矿密切相关的以及不含矿的喜山期富碱侵入岩中含水矿物磷灰石的成分。结果表明,岩体岩浆期磷灰石显示出富F而贫Cl、SO3、OH的特征,这种特点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类似岩体磷灰石中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差异,体现了大陆环境斑岩铜金矿床岩浆挥发分的特殊性。
- 王蝶毕献武周汀张文兰王新松胥磊落
- 关键词:富碱侵入岩磷灰石挥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