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1046)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3H指数:9
- 相关作者:夏星辉杨志峰余晖李恭臣孟丽红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几种多环芳烃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被引量:8
- 2005年
- 以典型的多泥沙河流黄河为例,采用微宇宙实验模拟研究水体中多环芳烃、苯并(a)芘和苯并(g,h,i)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颗粒物对体系中各种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用不支持微生物生长的基质动力学降解模型对降解过程进行模拟,降解速率常数随颗粒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颗粒物含量分别为0、4和10g·L-1的水体,当的初始含量为3.8μg·L-1时,其降解速率常数K1分别为0.053、0.083和0.102d-1.水体颗粒物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颗粒物的存在使水体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颗粒相;(2)颗粒物的存在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且微生物主要存在于颗粒相;(3)整个体系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主要发生在水颗粒相界面.
- 夏星辉余晖陈立
-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降解颗粒物黄河
- 黄河水体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规律 .结果表明 ,向泥沙含量为 0g/L或 0 5 g/L的黄河水样中加入大约 10mg/L的石油类污染物 ,经过一星期左右的驯化期后 ,石油降解菌菌落水平逐步升高 ;当石油类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为 11 6 4mg/L ,温度为 2 0℃时 ,泥沙含量为 0 5 g/L的黄河水样中大约 85 %的石油类污染物在 6 3d内能得到微生物降解 ;水体中泥沙的含量和石油类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均显著影响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 ,且在不同时段的影响不一 ;水体中泥沙的存在亦影响到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
- 夏星辉周劲松余晖杨志峰
-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水体颗粒物黄河
-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研究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 ,水体颗粒物的存在显著影响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且在降解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 ;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 :颗粒物的存在影响体系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 ,且固液两相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规律不同 ,颗粒物影响石油类污染物在固液两相的分配 ,两相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不同 ,液相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而固相的降解符合
- 夏星辉周劲松余晖杨志峰
- 关键词:水体污染颗粒物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 水体颗粒物的粒径和组成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黄河水体颗粒物的粒径和组成对苯并[a]芘和苊的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苯并[a]芘和苊在水/颗粒物混合体系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颗粒物的存在促进了二者的生物降解,并且中沙(7~25μm)的促进作用最大,细沙(〈7μm)次之,粗沙(〉25μm)最小.在中沙、细沙和粗沙体系中,苯并[a]芘的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248d、0.0212d^-1、0.0192d^-1,屈的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288d^-1、0.0261d^-1、0.0218d^-1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①颗粒物的存在促进了体系中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增长,且中沙和细沙体系中微生物增长快于粗沙体系.②多环芳烃(PAHs)吸附于颗粒物表面,其解吸作用使得颗粒物附近PAHs的浓度相对较高,且由于微生物也主要生长于水/颗粒物界面,这样使得微生物和PAHs接触的机会增大.由于中沙和细沙体系中颗粒物对微生物和PAHs的吸附作用均远大于粗沙体系,因此使得中沙和细沙体系中PAHs的降解速率大于粗沙体系.另外,与中沙相比,细沙对PAHs的吸附作用更强,解吸相对困难,从而使细沙体系中PAHs的降解速率低于中沙体系.
- 王然夏星辉孟丽红
-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降解颗粒物黄河
- 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特征被引量:15
- 2006年
- 模拟实验研究了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吸附作用,重点探讨了颗粒物粒径对苯并(a)芘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表面吸附分配作用复合模式.(2)苯并(a)芘在粒径d≥0.025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表面吸附对吸附的贡献在68.7%至82.4%之间;当苯并(a)芘液相平衡浓度为0~8.87μg·L-1时,其在粒径0.007mm≤d<0.025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吸附作用为主,当液相平衡浓度大于8.87μg·L-1时,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苯并(a)芘在粒径d<0.007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3)苯并(a)芘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大小顺序为:(d≥0.025mm)>(0.007mm≤d<0.025mm)>(d<0.007mm);(4)苯并(a)芘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配系数与有机质含量呈线性相关,其标化分配系数Koc约为1.26×105L·kg-1.
- 夏星辉孟丽红呼丽娟
- 关键词:多环芳烃苯并(A)芘颗粒物黄河
-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3种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研究了、苯并(a)芘、苯并(ghi)3种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规律,探讨了黄河泥沙和黄土2种颗粒物对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水体不含任何颗粒物时,多环芳烃的光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反应动力学常数随污染物初始浓度的降低而增加;3种多环芳烃的光降解速率与分子的吸收光谱相关.②黄土通过对光强的阻碍作用和其中所含腐殖质的光敏化作用影响多环芳烃的光化学降解,这2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不同浓度黄土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黄土浓度为0.1g/L或5g/L时促进了和苯并(a)芘的光降解;黄土浓度为5g/L时促进了苯并(ghi)的降解.当水体含有黄土时,多环芳烃的光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规律.③对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起主要作用的是黄土中存在的溶解性腐殖质,非溶解性腐殖质的作用不大.④由于黄河泥沙在河水中长期存在,泥沙中的溶解性腐殖质都已溶于水中,泥沙主要通过对光强的阻碍作用影响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光降解,使光降解速率随泥沙浓度的增加呈幂指数降低.
- 夏星辉张曦杨志峰张平
- 关键词:多环芳烃光降解腐殖质水体颗粒物
- 黄河无机氮形态组成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据1992—1999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黄河花园口影响无机氮形态组成的多个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黄河水体无机氮形态组成的首要限制性因素,水温的变化与氨氮(AN)、总无机氮(TIN)中氮元素质量比(m(AN)/m(TIN))呈负相关.悬浮物对m(AN)/m(TIN)的影响仅次于水温,且在不同水期的影响性质不同:在丰水期悬浮物主要来源于上游土壤侵蚀,与m(AN)/m(TIN)呈负相关,体现出颗粒物对AN的吸附和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而在枯水期悬浮物则主要来源于河道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与m(AN)/m(TIN)呈正相关,表现出颗粒物对AN的释放及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确定水体中的溶解氧(DO)、pH值较适于AN的硝化,不是影响黄河水体m(AN)/m(TIN)的限制性因素.
- 李恭臣夏星辉
- 关键词:无机氮氨氮悬浮物灰色关联分析黄河
- 黄河水体硝化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5年
- 通过室内模拟自然条件下黄河水体中氨氮的硝化过程,研究黄河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与底物浓度对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控制的泥沙含量范围内,泥沙含量愈高,驯化期愈短,硝化效率也相应愈高;而底物浓度愈高,微生物的驯化期相应加长,硝化效率则递减.平均硝化速率与含沙量存在对数相关关系(R2=0.9755),与泥沙上吸附的氨氮量呈线性相关(R2=0.9805),与底物浓度亦有线性相关关系(R2=0.9668).在黄河水体模拟实验中,发现7月份水体中的硝化反应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
- 张学青杨志峰夏星辉
- 关键词:黄河水体硝化作用底物浓度悬浮颗粒物
- 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特征被引量:27
- 2006年
-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特征,重点探讨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吸附的贡献,结果表明:①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总吸附量在增加,而单位颗粒物的吸附量却在减少;且泥沙含量不同时,吸附等温式的拟合方程也不同;②颗粒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分配复合模式拟合较好;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多环芳烃的吸附实验值与吸附-分配模式中的理论值比较吻合;③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黄河颗粒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如当颗粒物含量为3、8和15g/L,液相平衡浓度分别为2.84、2.35和3.4μg/L时,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分别为67.85%、65.6%和62.69%;且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大小顺序可以用泥沙含量表示为:3g/L>8g/L>15g/L,即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表面吸附的贡献有减小的趋势;④单一多环芳烃在颗粒物上的单位吸附量大于3种多环芳烃共存时的单位吸附量,这从另一角度证实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
- 孟丽红夏星辉余晖沙玉娟
- 关键词:多环芳烃黄河苯并(A)芘
- 黄河中下游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被引量:81
- 2006年
- 采集了黄河中下游12个断面的河水、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有机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在黄河水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小浪底-东明桥之间,干流水相PAEs浓度分布范围为3.99×10^-3~45.45×10^-3mg/L,支流浓度范围为15.80×10^-3~49.53×10^-3mg/L,远远高于干流的浓度。在所研究支流中,洛阳石化污水沉积相中的PAEs含量最高,达到331.70mg/kg,PAEs在干流各断面沉积相中的浓度变化范围为30.52~85.16mg/kg;沿程变化主要受支流的汇入和各处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干流焦巩桥至东明桥区间,悬浮颗粒相的PAEs总量水平沿程呈上升趋势,浓度由40.56mg/kg增至94.22mg/kg。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干流与支流水相中的DEHP,除孟津和焦巩大桥处未超标,其余各处均己超标.
- 沙玉娟夏星辉肖翔群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沉积物黄河